美文网首页
评《芙蓉楼送辛渐》

评《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 倚窗听雨_1ac2 | 来源:发表于2020-06-10 23:11 被阅读0次

各位老师,大家好,陈展老师执教的是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中《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芙蓉楼送辛渐》。这是一首送别诗,所以陈老师就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几首送别诗——如《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等,引入了今天的教学内容。

接下来陈老师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一、解诗题

陈老师首先从解题入手,让学生知晓这首诗的主要人物以及送别的地方,送这个字点明了主题。

二、知作者。

陈老师紧抓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借助单元导语页中,罗曼罗兰的名句——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来引出王昌龄,就是这样一位品格高尚的人。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引起了读者对王昌龄这个人的兴趣。这时候老师再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

三、重朗读。

这时候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这是学生的初读。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指导学生识字、写字依然是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环节,所以紧接着陈老师就出示了本首诗中的4个生字。但我个人认为在这里美中不足的是,这4个字陈老师一带而过,没有做一些简单的指导。这时候陈老师就组织学生二次读古诗。这时是找一位学生范读,在这次读的时候,虽然陈老师没作要求。但是我们能感受到学生朗读水平很高,读出了诗的节奏,甚至读出了诗的感情。在“晓意”环节。陈老师要求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陈老师在这一环节中。自己范读古诗。讲解诗意。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之后。“入情”环节设计的特别巧妙。让学生想象画面,感悟情境。此时王昌龄和新建会说些什么?这个环节设计的特别有画面感。陈老师读的时候也特别有古人的韵味。此时,听者都已经进入到诗的意境中了。范读古诗此时已了解了作者。能想象到他们送别的画面,也明白了王昌龄他的心志,此时再读的时候。我们就是读出诗情,读出诗志。了,也符合课后题的设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每一次诵读其实都有明确的目标。陈老师就在反复的引领学生诵读中,自然的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

四、善拓展

用同样一首表达自己高洁志向的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作为本诗的拓展。符合我们现在提倡的多读多背诵一些诗文的课程标准

只是因为时间有限,如果可以的话让学生。用前边老师教给的方法自学石灰吟这首诗,我相信效果会更好。

以上就是我对陈老师这节课的一些看法。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够。提出不同的见解,我们一起交流提高,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评《芙蓉楼送辛渐》

    各位老师,大家好,陈展老师执教的是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中《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芙蓉楼送辛渐》。这是一首...

  • 我为《芙蓉楼送辛渐》画“素描”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那天夜晚,长江上秋雨绵绵.而明天,王昌龄在芙蓉楼给好友辛渐送...

  • 2018-02-23

    李茂书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芙蓉楼送辛渐

    在那个晚上,我赶着寒寒细雨来到了辛渐的住处,到那个时候,辛渐即将远行...... 第二天早上,那个“悲凉”的早...

  • 芙蓉楼送辛渐

  • 芙蓉楼送辛渐

  •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解」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

  • 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唐 ·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娃这个星期要学的...

  • 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芙蓉楼送辛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gm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