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考工记》遇上《庆余年》

作者: 阿卫爱兔子 | 来源:发表于2019-12-26 09:25 被阅读0次
当《考工记》遇上《庆余年》

选择2019年的最后一本书《考工记》,只是因为它和《长恨歌》属同一作者,而我本倾心于王安忆的文字功底和精彩精准的描写,于是看完《长恨歌》,即翻开了她2018年的新作《考工记》。

但,终究是令人失望了。在我眼里,《考工记》远远不及《长恨歌》,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情怀或者场景心景描写,统统不如。于是,看书失去了动能,踏入毫无节奏的阶段,多次想放弃,但毕竟这是2019年的最后一本,告诉自己必须坚持。

看不下去的时候,便找到了一个好办法,选择有声书,这样一来,似乎又开始慢慢前行了。

书中主人公,那个曾经的上海“西厢四小开”之一,那个唯唯诺诺、小心谨慎、不敢爱不敢恨的陈书玉,被时代大潮裹挟着仓皇前行,似乎永远生活在时代的边缘,没有大起大落,却总做不了生活的主人,与那座老宅一样,渐成一件不能自主的器物。

主人公的这般模样,真的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我夜深人静突然醒来睡不着的时候,我还是会打开电子书,戴上耳机听一会,有一阵竟然起了很好的催眠效果。不得不感叹,一本非心仪的书,读下去竟是如此之难。

这部低回慢转的上海别传,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繁花》,就是找不到一个淋漓尽致的有情怀的人物,难道老上海的普通市民群相图就该是这样的?

此时,一部好剧出现了。当《考工记》遇上《庆余年》,当陈书玉遇上范闲,一切注定,2019年我读的最后一本书,必将草率收场。

范闲这样有着鲜明个性又敢当敢为敢爱敢恨的人物正是我追下去的理由。看书也罢,看剧也罢,我就是喜欢淋漓尽致的人物。

回顾2019年,我一共看完了15本书,写了15篇读书感想,算是超额完成了一月一书一评的年初计划。

收获,并非读完了这些书,而是读完后的思索,以及那些触动心底最深处的东西,那些值得回味的东西。

有朋友说,读书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错了!于我而言,读书只需要一个淡然的心境,至于外在环境如何,无须关心,也无法左右。只要心想读,即使身处噪杂,依然可以沉入书海。

所幸,这一年中遇到的好书不少,滋养了心灵,也留下了心路,所读所思皆来自内心,这已足够。

读书的意义究竟有多大,真的不必探究,跟随心走,即可。

2020,读书写评,我依然会继续!

相关文章

  • 当《考工记》遇上《庆余年》

    选择2019年的最后一本书《考工记》,只是因为它和《长恨歌》属同一作者,而我本倾心于王安忆的文字功底和精彩精准的描...

  • 庆余年:余年有庆

    2019年是个很奇妙的年份,成为年度热议影视剧的大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片子,《庆余年》算一部。没有大张旗鼓的...

  • 随笔

    庆余年庆余年,留于庆度余年,庆幸自己活着能够度过余年。 《庆余年》本是猫腻所写的一本小说,如今却改编成电视剧。算是...

  • 《庆余年》编剧王倦:魔改了大IP,做得了原创,真的是个宝藏男孩

    微博热搜上,"庆余年动物版"、"庆余年居然是科幻片"、"庆余年二皇子",满屏都是庆余年! 地铁里,众人上班匆匆,旁...

  • 《考工记》

    把自己关在家里,大白天,寂静极了。 盘踞在沙发上,享受这看纸质小说的时光。 《考工记》三两天就看完了。现在继续看《...

  • 好好活着,是每一个人的最基本需求,都能做到吗?

    近日在追剧看《庆余年》!不是新粉丝,而是早几年就拜读过原著一一猫腻的《庆余年》,看剧也是第一次,之前拍的《择天记》...

  • 庆余年

    张庆熟读古典名著,但他用现代观念剖析古代文学史的论文命题不被教授所认可。为了让教授成为自己的导师,张庆通过写小说的...

  •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贫...... ...

  • 《庆余年》

    这是一本穿越小说,架空历史。如果按人名以及出现的一些背景来看,可以认为近似宋朝。本书一个特点是两次穿越,也就是说,...

  • 庆   余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考工记》遇上《庆余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hk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