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259213/a145a6111a6f2620.jpg)
今天介绍一首美丽而又传奇的小诗,美丽在于诗歌本身,传奇在于作者传奇。
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青山 、潮水、沙路、啼鸟、白露、残暑、清风、晚霞、杨堤、荷花、沽酒、人家,是不是很美?
作者仲殊是个僧人,是苏东坡先生的好友。东坡先生因其“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的才华。和”此僧胸中无一毫发事”的豁达心胸,“故与之游”。这位僧人原名张挥,年轻的时候风流倜傥,结婚之后也不节制,到处拈花惹草,致使妻子心生积怨,到了往他饭水里下毒的地步。幸运的是,他自感不适,就医及时,被抢救了回来。从此便落下了病根,每感身体不舒服,必须口服蜜糖才能缓解。此事使仲殊大受刺激,心灰易冷之下,选择与妻子和离,半路出家做了和尚。
这首小词看上去不大像出自僧人之手,它确实美极了。上半片“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青山、潮水、沙路,远近相映,色彩素净,营造出全词淡然的基调。突然一声鸟啼,打破了平静,作者的情感瞬间破防,想起了自己的悲凉的过往,一句“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脱口而出。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性格是相对隐忍的,从下片开始,情感逐渐收敛,作者整理心绪,继续行游。“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一副秋天的景象映入眼帘,画面色彩也变得丰富起来。夏天远了,暑气弱了,阵阵晚风拂来,竟然带了一丝的凉意。绿杨堤畔,荷叶还未枯倾,朵朵荷花在晚风中摇曳,作者不禁想起自己年轻时的荒唐,于是发语问荷:“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59213/8732a2fa6767b66c.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