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变成了一个实用主义者。
看什么书,用什么东西,首先考虑的是对我有没有用。
就拿我最近听的书和看的书吧。
我最近听了一本书《断舍离》,还没听完,我就按照书上的方法对家里进行了大清理,进行了一次大型的断舍离,和我以前完全不同了,我的思想也完全发生了变化。
以前我是这件东西留个纪念,那可能以后会用到,这次听了断舍离后,我抛弃了以前的思想,把能清理的都清理了,事实证明,那些东西我确实不需要了,清理后这么多天,我没有一丝的后悔,看到家里只剩自己需要的东西,再不像以前需要的东西找不到,不需要的东西到处都是了。
前一段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艾灸刮痧的书,我每天睡前会看一点儿,看到我觉得有用的方法,我就去尝试,看看对我是不是实用。
我喜爱的小说是村上春树那种题材的书,我只看过村上春树的两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和《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从书中我学到了一些健身的方法和写作的方法,他的心得体会对我很有指导意义。中村恒子的《人间值得》我也爱看,她的人生态度也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类型的书语言朴实,像一个智慧的人在平静地叙述,没有那么多华丽语言,讲的话却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让人顿悟。
我还看了一些讲中医的书,我对中医书大致需求是这样的,不需要里面事迹情节多曲折,语言多优美,但需要有指导意义,讲的通俗易懂,一看就明白,能实操。
放以前,我是断然不会看这些中医书的,自从十年前我拉肚,整天去看病就是治不好后,无意间看到了一本讲中医的书,就开始看这类书,不断摸索,也慢慢把身体调理的一天比一天好了。
我以前喜欢看的纯文学类的小说我常常看不下去了。女儿从图书馆借了八本书,都是小说,有科幻类的,有破案的,有讲历史的,女儿说,可好看了,我却一本也看不下去。
我和以前完全不同了,以前,借到一本小说,我就是晚上不睡也要看完,现在大部分小说我都看不下去了。
可能一个阶段一个心境,学生时代,不需要考虑生计,身体也好,看书只需要考虑好看不好看,所以那时读了很多名著。
当我去给姐姐帮忙做生意时,我又看了一些管理的书。那时依然会读一些名著。
如今,我整天只想着如何让身体更健康一些,如何做饭更营养一些,如何才能让孩子多吃一些,看的也自然这类书多一些。
有时有时间,我宁愿去看个做饭的短视频或看一篇漫画或随便刷手机,我也不愿去读几页小说。
不读小说,不积累词汇量对写作不利,我有过担忧,但还是读不进去。
可能是年龄到一定阶段了,把身体健康,安全,家人的饮食放在了第一位,再读别的就没有精力了。
每个阶段担负的责任不同,心境也不同,过好当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