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有机会看了纪录片《故宫》的其中一节《宫廷西洋风》,很有特色。整部纪录片从叙事结构、叙事技巧以及解说词等各个方面都展示了“不一样的故宫”,文物背后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故宫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宫廷建筑,是明清两代最高权威的所在位置,在鼎盛时期,它几乎承载了当时所有的古代艺术和文化,若稍稍留意,其实故宫多处都有“西洋特色”,这些外来的西洋特色一方面展现了明清时期中外交往开始逐步频繁,另一方面又作为旁观者见证了中国朝代更迭、兴亡交替的历史轨迹。
纪录片运用线性与板块相结合的结构进行叙述。从时间上看,影片从一开始没有选择直接切入主题,是从一幅古代图画中有“人物捧着钟表”这一点来进出本片的叙述中心——宫廷中的西洋物。开始叙述时,也不同于其他纪录片的逐一列举,而是通过“西方想在中国宣传天主教,为了面见皇帝而进贡,没想到贡品却深受皇帝喜爱”的事件,逐步推进西洋品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所以影片的整体流程走向是完全按照从万历至溥仪各个皇帝的在位顺序、各自的喜好以及外国进贡“西洋物”的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等人物的历程来展开述说的。不仅如初,用语言直述年份加之镜头对故宫各个场景的展示来表示时间上的变化,使时间段与段之间过渡都十分自然。这样的线性叙述方式,完全符合中国人对历史的了解,所以观者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影片所传达的内容。然而从设置方面看,影片也根据类型将故宫中不同的西洋物件进行划分,例如:钟表、绘画、钢琴、天文仪器等等,再对某一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且每个时间的侧重点都不相同,这样的板块结构,使每一样西洋物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增加了条理的清晰度。线性与板块的结合,既便于理解,又突出主体,达到了双重效果,同时更让是观者们进行理性观察与思考,让影片主题思想展现的必要基础。
除了整体结构,影片的叙述技巧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对展现主题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首先导演运用了真人演绎配合解说来完成部分的故事叙述,这样的方式无疑大大提升了观者的兴趣度。利用适当的模拟,使纪录片不再枯燥无味,虚拟的历史人物形象让影片变得更加生动而富有趣味性,人们对于西洋物件是怎样被接纳进入故宫的探索感也大大提升,仿佛身临其中;然而在真人演绎的过程中,最巧妙的一点在于演绎的基本都是传入者,如利玛窦等人,而很少出现宫廷中的人物,即使需要出场配合,往往也只有半身入镜。这样的安排不仅让影片的主体被很好地突出出来,对着重讲解西洋品的进入历程具有推动作用,也体现了西洋的人和物一步步打开、迈入中国大门历史过程。影片中的虚拟演绎只是辅助,对于实物的展示当然才是必不可少的。在影片中,展示的事物主要分为书画和所述物品的真迹。拍摄历史书籍上的文字记录以及古代的一些著名绘画作品,主要是为了引出所述事物,且同时也增强了解说的可靠性,符合纪录片对于“真实”的要求;而对于物品的逐一展示,则能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再配以解说,让观者对这一物品不论是历史还是作用,都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除了内容安排上的技巧,导演在拍摄镜头的技巧方面也展现了一定的特色。影片在表现故宫包容西洋物品之多,进行逐一列举时,多运用仰角和推镜头结合的方式进行拍摄,体现了盛世时期故宫一度作为“西洋物品展示馆”的骄傲心理;而在影片最后,又多用下雨、下雪的场景以及对故宫全貌的远景展示,来表现对于当时主权者只图享乐而不重视技术,让列强“打”开中国大门的深深惋惜和反思,二者的对比也很好的揭示了主题。
正如影片解说词所说的“清王朝最终还是没能跟上西洋钟表的秒针”,西方国家用曾今向中国进贡用的、中国当时主权者眼里的玩物,制作了让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武器。那些宫廷中的“西洋风”,一方面展现着故宫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又在时刻提醒着人们,去发掘这些物品背后的道理,吸取历史的经验,懂得既要结束封建的统治制度,也要结束对于自身的盲目自信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科技的不探索态度。这样发展的“中国西洋风”,才是我们既表示包容态度,又展现思想水平的最好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