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幸福的方法》精读版

《幸福的方法》精读版

作者: 小鑫读书会 | 来源:发表于2016-12-24 04:41 被阅读0次
    原著作者:[美]泰勒 · 本-沙哈尔

    你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呢?

    幸福究竟在哪里呢?

    本书以充满智慧的语言风格,将幸福的秘密如沐春风般的带入到你的心灵深处。作者将人生分为四种类型,其中不幸福的三种类型分别是:牺牲眼前快乐,只着眼于未来目标的忙碌奔波型;放纵自己,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型;对一切都失望,无所作为的虚无主义型。通过本书,读者将深刻理解到幸福的终极目标不是名利财富,而是尊重生命的核心价值。只有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并努力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全然的投入到生活中去,才能最终达到第四种状态;感悟幸福型。

    第一部分:幸福是什么?

    简单来说,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真正快乐的人,能够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这种解释绝不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人在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同时,幸福也是一个需要永不间断追求的过程。幸福的人生态度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也需要享受当下的每时每刻。

    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划分的人生的四种类型:

    ·忙碌奔波型。这种人认为此刻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痛苦的过程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必由之路。为何有这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文化造就了这种信念:如果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我们奖励;如果工作表现好,就会得到奖金。我们习惯了去关注更远大的目标,却不在意当下的感受,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我们从不会因为享受过程而得到奖励,我们认为能否达到目标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社会只褒奖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在努力的人———只看结果,而无视过程。

    一旦达成目标之后,我们经常会把放松的心情解释成幸福,好像工作越艰难,成功后幸福感就越强。因此,当我们拥有这种错觉时,就不由自主的对这种生活方式屈服了。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是它绝不等同于幸福。

    这种感觉可被称为“幸福的假象”,它们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无法长久维持,因此它本身就是与负面情绪共生的。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了而高兴。然而,由于这种喜悦来自痛苦的前因,当痛楚消散,我们很快就会把健康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事,病愈的喜悦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的认为成功就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即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曾经在实现了一个重要目标之后,却没有感到你预期的喜悦。你是否在一段时期,曾经忙碌奔波地生活。如果有,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给自己一些建议。

    ·享乐主义型。这种人总是在寻找快乐并且逃避痛苦。他们只是盲目地满足欲望,却从不认真的思考后果。他们认为,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的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眼前的事情只要能让自己开心,就值得去做,等找到下一个更刺激的乐子再说。他们在爱情和友情方面精力旺盛,但新鲜劲一过,他们就开始物色下一段感情。由于享乐主义者只看重眼前,短暂的快乐有时会让他们失去理智。如果吸毒能带来快感,他就会去吸毒;如果工作辛苦,他就会逃避。享乐主义者根本的错误在于将努力与痛苦、快感与幸福等同化,没有目的和挑战,生活变得毫无意义。

    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作为享乐主义者的经历或者一段享乐的生活,这种生活的好处和代价分别是什么?

    ·虚无主义型。这类人是指那些已经放弃追求幸福的人,他们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如果“忙碌奔波型”代表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型”代表为了现在而活,“虚无主义型”则代表沉迷于过去而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人,他们被过去的阴影所笼罩。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将这种心态成为“习得性无助”。在他的研究中,塞利格曼将实验狗分为三组。在三个地板充电的房间里,第一组实验狗被轻微的电击,在它们旁边有一个开关,只要碰一下,就可以停止电击。第二组实验狗也遭受了电击,但它们没有任何方法阻止电击。第三组实验狗则完全没有受到电击。

    过了一会儿,所有的狗都被关进一个大箱子,箱子边上有着很矮的栏杆,接着实验人员开始对它们进行轻微的电击。第一组(曾近被电击但学会了操纵开关停止电击的狗)和第三组(没有被电击的狗)很快就跳出了栏杆;第二组(之前无法停止所遭受电击的狗)只是在原地哀嚎,这些狗就是“习得性无助”的受害者。

    在一个类似的试验中,塞利格曼让两组受试者听噪音。第一组受试者有阻止噪音的方法,而第二组受试者则无法阻止噪音。之后,他再次向两组人播放噪音,这一次大家都有阻止噪音的方法,但先前实验中的第二组受试者却无动于衷,原因就是“习得性无助”。

    塞利格曼的实验证明,人们非常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中。所以当失败或者无助时,我们经常会选择放弃,甚至感到绝望。

    回想一下,在某件事情上或是某段时间里,你是否也曾感到坠入了虚无主义的漩涡,除了眼前的不幸,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如果当时能从旁观者的角度给自己一些建议的话,会是什么样的建议呢?

    “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和“虚无主义型”的人都犯了同一种错误,那就是坚持自己对幸福的偏见。“忙碌奔波型”信奉的是“实现谬论”,即认为只有在实现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后,才能获得幸福。“享乐主义型”的问题在于“快乐至上”,认为只要不断地享受短暂的快乐,就算没有实现目标,也可以得到幸福。至于“虚无主义型”本身就是一种谬论,是对现实状况的完全误读,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得到幸福。这种类型的人最可怜,因为他们连前两种谬论中有限的快乐都感受不到。

    ·感悟幸福型。有人问过,要到什么年龄才能停止为未来担忧,全然地去享受生活。我告诉他,不要问自己“是否应该享受当下的快乐或者未来的幸福”,而要问“如何才能享受当下的快乐以及未来的幸福”。

    当然,眼前和未来的收益有时是冲突的,在有些情况下我们确实容易顾此失彼。但大多数情况下,眼前和未来的幸福是可以平衡的。比如: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快乐,而这种快乐也可以帮助他取的好成绩。同样,当我们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时,无论是商业、医学还是艺术,我们一样可以在享受的过程中取得事业的进步。

    但有一点要切记,有些时候我们确实要牺牲一点快乐,去换取目标的实现。有些平淡或琐碎的付出是无法避免的。就像为考试而学习,为未来而攒钱,为实现一个目标而超时工作,这些都会带来些许不快,但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获益。重点是,就算我们必须牺牲一些眼前的快乐,也不要忘记我们仍然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尽可能的发掘出能为当下和未来带来幸福的行动。

    真正能够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回想一下,在某一件或两件事情中,你是否曾同时体会到当下和未来的幸福。

    从“忙碌奔波型”转变为“感悟幸福型”,并不代表做的更少或是热忱减少,它的意义在于将正确的事情做得更好,即那些对现在和未来都有意义的事情。同样,从“享乐主义型”转变成“感悟幸福型”,快乐也不会减少,不同的是,要学会适当地享乐而不是无止境的放纵。幸福的人不会接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观点,因为它不但享受着他所做的一切,同时也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这样的人往往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当我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我们的标准是金钱。我们用金钱去估计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在这一过程中,所有不能转换成金钱的部分都被认为与公司的价值无关。当我们衡量商业成就时,金钱就是终极财富。

    人和事业一样,也有利润和亏损。但不同的是,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既不是金钱,也不是名誉、声望或权利。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应该是幸福。

    反思一下,你会不会因为过分在意财富或是声望,而影响到自己的幸福感呢?如果是,它是如何影响的?

    金钱和声望都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幸福从来都不是奢侈品,也不是必须在个人以及社会问题都解决之后才能追求的东西。提升幸福感不仅能改善个人的生活质量,也能让世界成为一个更和平、更美好的地方。

    第二部分:幸福在哪里。

    ·幸福的学习。多数学生都讨厌学习,那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得不努力用功呢?我们发现了两种动机模式———“溺水模式”与“性爱模式”。

    “溺水模式”有两个特点:

    1.从痛苦中解脱的强烈愿望;

    2.一旦解脱,我们常会把那种舒适误认为是幸福。

    如果把一个人的头按进水里,这个人会痛苦,会挣扎着要出来。如果他在最后一刻离开水,他第一件事就是拼命的呼吸,接着就是那醉人的解脱感。当然,学生们的情况没有那么恐怖,但这种动机的性质(避免失败)却是相同的。在每个学期中,他们沉溺在自己不喜欢的作业里,因为考试失败会让他们感到恐惧;可一旦从书本、功课和考试中解脱,他们即刻就可以拥有那种轻松感,而这种感觉很容易被误认为就是幸福。

    但“性爱模式”却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一种可以同时得到当下与未来幸福的模式。那些美好的学习时光,无论是阅读、研究、思考还是写作,都可以将其视为性爱的前奏。学生们的经验表明,当通过努力终于找到答案时,就像是性高潮的感觉。在“溺水模式”里同样会有这种达成目标后的高潮,但在“性爱模式”中,我们却是从一开始乃至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能得到快乐。

    让学习本身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是每个学生的责任。尤其是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因为那是独立的学习时期。但是,通常多数学生进入这个独立时期的时候,已经养成了忙碌奔波的习惯。他们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学到的观念就是用名誉和成绩来衡量自己,他们最大的责任就是拿到好成绩,而不是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在学校里,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去追求快乐并且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如果一个学生对做社会工作者感兴趣,并开始考虑这个选择的得失,这时老师就应该鼓励他,而不是告诉他做生意可以赚的更多;如果他想创业,父母也应该支持他,而不是告诉他从政才是对他的期望。如果父母和老师都相信幸福是终极财富,那么这种鼓励就是最自然、最符合逻辑的选择。

    许多学生无法享受学习的过程或是发挥出真正的潜力,其原因是任务的难度与技能不相匹配。如果任务难度太大而技能不足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相反,我们就会感到乏味。当学生期望当下和未来都有收获时,老师应该针对个人潜力,尽可能给予适当的课程和作业。

    不幸的是,我们目前的教育没能帮助学生寻找有意义和有挑战性的活动,没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许多教育家注重的只是如何帮助他们拿到更高的分数。

    每个人天生都具备对学习的热情,孩子们会不停的发问,不断地去发现周遭的世界。教育者应该培养孩子求知的热情,他们可以把学习转变成一种迷人而美好的旅程,贯穿于整个生命对幸福的追求之中。

    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教育应该是点燃一把火!

    ·幸福的工作。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写道,“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从事自己喜爱的事情并获得报酬”。寻找如此“理想”的工作———这种能让我们更幸福的工作并不容易。人们对待工作有三种态度:任务、职业或使命感。

    如果一个人只是把工作作为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及赚钱手段,而不是期待在其中有任何自我实现,这种情况下,每天去上班是因为他必须去,而不是他想去。除了薪水之外,他所期盼的就是节假日了。

    把工作当做职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也会关注事业的发展,比如权利和声望等。他们关注的只是下一个升职加薪的机会。

    对于把工作看成使命的人来说,工作本身就是目标。薪水和机会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他们的力量源于内在,同时也在工作中感到了充实与快乐。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实现自我。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恩典,而不是折磨。

    研究者发现,使命感和职业或岗位无关。一些发型师、技工、护士以及饭馆的帮厨也因为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从而得到了更多的意义和快乐。他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还有一些工程师,在技术层面之外,他们还看到了自己作为老师、团队的缔造者和维系者的意义,因此他们从看似机械的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使命感。

    幸福并不取决于我们得到了什么或身处何种境地,而取决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生活。有些人,他们无论工作生活有多好,他们还是感觉不到幸福,但它们仍然不断的欺骗自己,认为外在的因素可以最终改变内在体验。

    为了帮助大家找到自己的使命感,让我们来听听艾伯尼·卡特的看法:“与其去关注我们需要什么才能生存,不如去关注我们没有什么就无法生存”。寻找使命感,是去回应自身内在的呼唤———那个能引导我们走向幸福的声音。

    ·简单的生活。心理学家蒂姆·卡瑟通过研究指出:时间上的富裕比物质上的富裕能带给人更多的幸福感。时间上的富裕,代表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追求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有更多的时间去反思,去享受快乐。要提升我们的幸福感,简化生活是一个最佳的方法。这代表“捍卫”我们的时间,学会说“不” (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代表对生活进行排序,并且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放弃其他一些琐碎的事。幸运的是,做得少并不代表做得不好。

    虽然我们可以从单个活动中找到快乐,但有时在整体上仍然会感到失落。即使是世上最好吃的美食(比如说巧克力、千层饼或是汉堡),在狼吞虎咽的情况下也无法尝到其中的美味。做事的道理也是一样,无论再怎么“好吃”,如果我们吃得太快或是太多的话,东西就会变味了。数量会影响质量,好东西也不能过量食用。

    品酒专家绝不会一口把葡萄酒喝完。若要尝试其中的美味,需要先闻一下,然后慢慢品尝,这是需要时间的。若要成为生活的鉴赏家,享受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也是需要时间的。

    想要拥有幸福的生活,想要发挥追求终极财富的潜力,我们首先应当接纳“活在当下”的理念,也就是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那些普通、平常的小事,比如我们可以从与亲人相处、学习新知识以及工作任务中获得意义与快乐。日常生活中这些快乐的事情越多,我们自然就会更幸福。

    有人会说这一切是不是自己安慰自己?痛苦就是痛苦,快乐就是快乐。对于这样直言不讳的说法我只能报以同情,这属于典型的困而不学的。

    快乐与痛苦本身就是我们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事物。任何以为外在的事物可以决定我们内在感受的想法,都是简单粗暴的实用主义。就像佛教说的,心外求法即是外道。

    当你能够调节你的想法和对世界的看法时,你才能从容平和的面对人生的种种。这时,你才具备了幸福的能力,也就是对幸福的感知力。

    幸福在哪里?

    幸福无处不在!

    2017年5月众筹书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的方法》精读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jl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