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篇 教孩子学会情绪控制(四)
(接上篇)经过对儿子性格和成长环境的分析,我觉得儿子情绪问题的形成有其必然性。性格因素只能改善很难彻底改变。而环境因素是我们控制得了的,这需要我们家长做出改变。
其实姥姥姥爷对儿子的影响主要是在他三岁之前。现在两位老人为了照顾儿子两周左右交换一次,实际上几乎碰不到面。而且在我们家里他们都比较克制。反倒是我和孩子妈妈,虽然很少吵架,但是每次吵起来会比较凶。其实我对夫妻间吵架不持反对态度,只要别经常吵就行。每次我们吵完架,感觉感情会进一步加深。两个原来素不相识的人生活在一起并不容易,经过一次次吵架,慢慢学会包容和磨合,才逐渐会真正融为一家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80409/bb1ef9290697d216.png)
我有个同学的父母,一辈子从不吵架,相敬如宾。但是感情很淡,日子也几乎是自己过自己的,很少互相干涉。所以他们家的亲情氛围很淡,甚至彼此间很客气。每次去他们家的时候都能感觉彼此的冷漠。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可能觉得离婚是件很丢人的事情,否则他们可能早就不在一起了。
不过为了儿子,我和孩子妈妈为数不多的吵架机会也被剥夺了。我们商量好以后绝不在儿子面前吵架。让爱与和谐成为儿子成长的主旋律,以减少他身上的戾气。如果谁控制不住了,对方就要把他(她)拉进卧室里或者到屋子外边。
到了儿子现在这个年龄,很多脾气秉性等底层性格已经初步形成了,改起来不太容易。不过好在他这个年龄已经可以沟通了。每次他情绪不好的时候,我都会和颜悦色地跟他沟通,一般来讲,只要他情绪平和了就会觉得自己刚才做得不对,并且承诺下次要改正。只不过情绪太难控制了,不要说小孩子,就连大人,有多少人能控制好情绪的呢?所以在情绪控制这件事上,我允许他多次犯同样的错误。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80409/d0273f5082ce2adf.png)
我知道,对孩子的要求不能太笼统和模糊,否则他们根本理解不了家长希望他们怎样做。这也是许多家长和孩子产生矛盾的根源。如果我只是对他说让他控制一下情绪,他可能会答应,但是该哭的时候哭,该闹的时候闹。因为他根本分不清控制情绪与哭闹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就对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 如果有不高兴的事情就说出来,不能通过哭或发脾气来解决。(沟通)
这是儿子最大的问题所在。一旦他心情不好,或遇到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大哭不止。或者即使不哭也是带着哭腔发脾气,甚至有时候摔玩具。
这个要求是让他在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第一个想到的办法是与人沟通,而不是发泄情绪。可以跟家长沟通,也可以跟小朋友沟通,还可以跟老师沟通。总之要先表达自己的诉求,看看问题是否能解决,如果是别人的问题,就要通过沟通去表明自己的立场从而解决问题。如果是自己的问题,通过与别人沟通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孩子和成人解决问题的逻辑是一样的。许多情绪化的成人也做不到。所以我也不会要求他马上就可以做到。我会通过具体事情引导他用这个逻辑去处理情绪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80409/af92074e2e751800.png)
2. 不能通过哭来提出要求,要说清楚自己的诉求和原因(思考)
儿子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通常使用的办法就是哭。比如想看电视或买玩具的时候他会先哭,然后缠着姥姥或妈妈达到他们的目的。我跟他约定好,以后他再这样,即使是合理的要求,家长也不会答应他。如果他要做什么,就要直接说出来,并且想好理由。如果理由是合理充分的,家长大概率都会答应。如果是不合理的,那自己就要克制。比如买玩具这件事,如果因为取得了好成绩要求买新玩具家长通常是会答应的。如果只要看到新玩具就想买,那就不可以。(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