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原来是它,正在悄悄掏空我们的荷包

原来是它,正在悄悄掏空我们的荷包

作者: Hi花小溪 | 来源:发表于2019-12-12 11:31 被阅读0次

昨日,与孩子一起逛超市,到收银处排队时,听到收银员对前面正在付帐的大妈说“还没满88元”,敏感的神经提示我:应该有促销。

我悄悄问孩子:满88元有什么吗?

孩子说:妈妈,你不用管它满88元有什么,我们只要买了自己想要买的东西就够了。

孩子的一句话让我脸红,这觉悟……我结结实实地被孩子“上了一课”啊。

生活里,你是否也有过这种情况?每次逛超市,我们常常会抱回一堆顺便淘来的“反正便宜”、“日后也许有用”的东西,或者是“买东西送什么”、“满多少送什么”等捆绑的东西,结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花费超出了预期。

那么,我们真的有那么多的需要吗?

01.  感觉什么都用得着,其实是贪欲在作怪

商家为了带动消费水平,层出不穷的打折促销活动是五花八门,隔三差五地出现在大家眼前,正是摸准了人们“爱占小便宜”的心思。

别说大妈大爷赶集似地抢购热潮“经久不衰”,就算是年轻人,在各种噱头的宣传下也会自然而然就乖乖付帐,还满脸都是“捡到便宜”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没有那么多的需要,只是一时糊涂脑热被 “爱贪便宜”的占有欲给迷惑住了,造成 “得到了便宜”的假象。

不用多久就会发现,除了少数物品是真的有用以外,大部分都会被闲置在某个角落积灰尘。

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剁手一时爽,事后想撞墙。

买买买的背后往往站着贪欲,正是它在暗处扼着我们的脖子,操控着我们原本理智的心理。

朋友H是一位业余的美食摄影爱好者,平时经常晒一些摄影美图,INS风,乡村风,性冷淡风,什么风都有涉及一二,我们都很羡慕称赞她能拍出这么好看的作品,水平都快赶上专业的了。

谁知,她却在苦恼家里东西太多了,无处安放。

为了拍出各种风格的图片,道具是少不了的,小到餐巾、碗盘碟子、背景纸,大到烤箱,相机镜头,咖啡机,一应俱全,装备堪比专业。

她说,平时会不由自主地买一些网红产品,漂亮的厨具、摆件也都想搜罗了来。以至于原本不大的厨房被堆得满满当当,但还是有很多想买的东西……

人一旦对某件事情产生了执念,欲望的种子便会在心里扎根,一有条件,它就会发芽,长大,直到超出实际需要。

如果任由这种需求欲望继续膨胀,结果就会变得病态且难以自控,就会千方百计地想去获得,以满足心理需求,而完全不考虑实际是否真的需要。

一般,时尚的、流行的物品都具有时效性,一旦过了新鲜这个有效期,我们对它的喜爱程度就会发生改变,转而追求更新鲜时髦的产品。

喜新厌旧是一种本能的习惯性反应,买买买带来的只是短暂的心理快乐,我们的注意力很快又会被更新更有感觉的物品所吸引。

就像H说的,尤其是餐具,拍过几次就会觉得新鲜感降低,认为没买到的才是最好看的。

世间好物层出不穷,我们需要擦亮眼睛去辨别是否真的是生活所必需,理性去思考是否真的有必要,而不是盲目疯狂地跟风消费。

当我们感觉被欲望的猛兽包围着脱离正常的生活轨道时,就要冷静地学会放手,以理性的态度去克制心中的欲望,尽快逃离出它的钳制,才能重新回归轻松的生活状态。

02.  盲目追求,终将迷失自己

心理学上说,人们在拥有一些梦寐以求的东西之后,潜意识里就会产生与之相匹配的东西。

正如H为了配合各种风格的自然展示,她就会不断地找到能够与之相匹配的产品,需求也就变得永无止境了。

这种现象叫做配套效应,也叫狄德罗效应。是美国的一位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意思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东西后,不断地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说的是18世纪,法国有位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给他一件质地优良、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上睡袍在家中反复寻找感觉时,总觉得家具的风格与睡袍非常不协调,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
于是,为了能和睡袍配套,他把旧东西全部更新了。书房的摆设也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仍然感到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一件睡袍带来的只有最初的一点开心,随之而来的却是不断地烦恼和麻烦,因为狄德罗的心被“般配的心理境象”给胁迫了,如果不发生改变,他没办法继续感受睡袍带给他的快乐和舒坦。

一样好的东西本可以单纯享受它带来的快乐,但由于拥有人的心理偏差,就像给自己挖了个坑,被贪念控制着思想,一步一步地往里面跳,若不及时抽身就会越陷越深。

一样原本美好的东西,最终却变成身上的“赘肉”一般,成了一种负担。

03.需求有度,适可而止

有个作家曾经写过一个跑马圈地的故事:

有个人想要得到一块土地,土地的领主对他说,清早的时候,你就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一根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之前回来,插上旗杆的土地都归你。
于是,这个人就拼命地向前跑,直到太阳偏西还没有回来。
第二天,人们在一个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发现他的人就地挖了个坑,将他掩埋。牧师在为他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才能满足呢?死后所占的也就这么大。

这虽然只是个故事,但人性的贪婪展露得一览无遗。

这个跑马人就是典型的被欲望操控了心智,想要的多一点再多一点,到最后,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只是一味地在贪婪的道路上裸奔。

想要得更多,最终往往什么也得不到。

欲望本没有什么好坏对错之分,关键还是在于驾驭它的主人,过度的欲望就是一副沉重的镣铐,是一种负担,一种阻碍,它令人喘不过气来。

有许多的事和物,我们还是需要学会及时克制,内心才不会被欲望淹没。

曾经读到过一则师生对话:

一位老师问学生:用酒精消毒,什么浓度为好?
学生们几乎连想都没想,齐声回答说:当然是越高越好!
老师说:错。
看着学生们一个个一脸狐疑,老师解释说: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进不去了,造成细菌在壁垒后面依旧存活。
学生们认真地听着这个新奇的理论,若有所思。
老师进而强调: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相对柔和些,润物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原来不是只要是酒精就可以消毒的,它还需要有一个浓淡适宜的度才可以发挥效果。

酒精浓度是如此,对欲望的索取,对幸福的理解,又何尝不应该是如此呢?

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一旦把握不好过了度,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懂得适可而止是一种智慧。

04. 写在最后

生活中,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其实也没那么多,但往往是想要得太多,从而扰乱了我们内心的平静。

即便欲求得到了满足,也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快乐,或者说也只能获得短暂的快乐。

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只有坚守住自己的底线,才不会在欲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很喜欢《极简生活》的作者有川真由美的一段话:

真正精彩的生活,靠的不是堆满房间的东西,也不是用之不尽的金钱。

“我经历过怎样的时光”

“我将要度过怎样的时光”

——对时间内涵的正确理解,才是舒心生活的关键。

共勉。

-end-

来源于公众号“遇见花小溪”,

作者:花小溪/喜欢磨文琢字分享小确幸,用简单质朴的文字打动你的心。

相关文章

  • 原来是它,正在悄悄掏空我们的荷包

    昨日,与孩子一起逛超市,到收银处排队时,听到收银员对前面正在付帐的大妈说“还没满88元”,敏感的神经提示我:应该有...

  • 感觉荷包被掏空......

    七夕的第二天,瓢姐就看见隔壁老王,泪眼惺忪地提拿着一包老坛酸菜(此处无硬广,请自主下单赞助)就来上班了,造孽的哟,...

  • 我们正在被掏空!怎么破?

    前两天写了一篇文章,可是总觉得不够好,就没发,没有内容的东西,我不想发出来浪费读者的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节省你的...

  • 身体正在被掏空

    那个23岁的患癌男生叫小华,他参加工作三年,几乎每两天就去吃一次宵夜,用啤酒、烧烤、油腻饭局建立起了良好的“革命友...

  • 微式珠宝:谁也抵挡不住这些男人的魅力,买买买

    近几年,几大国际著名的奢侈珠宝品牌纷纷选择当红明星作为代言人或品牌推广,大有掏空女性消费者荷包的架势,今天我们就来...

  • 谁正在悄悄带走我们的时间

    昨天关注了一个知乎问题:你为什么卸载今日头条和抖音?于是看到各大知友踊跃发言,这里我就先摘录几句: 知友A:抖音让...

  • 剁手狂欢后的冷思考

    ? 这个由双十一光棍节引发的消费者购物狂欢节过后,数以万计网友感叹不仅荷包被掏空了,仿佛身体也被掏空。可不是么,当...

  • 中国式的“精致”,正在“掏空”我们的生活

    前阵子遇到了以前的同事,聊起了他最近的生活。他每个月收入三千多,但生活倒是过得很丰富。 用着相当于他工资两倍多的最...

  • 焦虑,正在掏空你的腰包

    命题的时候,想了很久。想着要怎样命题才能让表达我想写的东西,有最直接的说法。 写这篇文章的想法,来...

  • 区块链正在悄悄走进我们的世界

    “区块链”在2018年,是真正属于大众传播最为广泛的风口行业之一。 伴随着年初数字货币市场的火爆疯涨,去中心化、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是它,正在悄悄掏空我们的荷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nz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