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下来的是痕迹,连起来的是人生。——题记(今天我继续记录)
为期五天的火柴公益教师暑期成长营结束了,和第一天来时候的期待兴奋相比,今天,每个人的,脸上都蒙上了一层离别的忧伤;另外一个不一样的是,我们从这里带回去了更多更多的东西,那是我们这几天满满的收获,看得见又看不见。有一句话说得好:“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他就在那里。”我也想为我这五天来的学习做一个小结,“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马尔克斯《活着为了讲述》。这些闪闪发光的日子,值得我记忆。
一.课内
“师生关系”这个话题非常普遍,几乎在有关教育的所有讲座中都包含了,比如,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但是,今天老师把它拎出来,单独来讲师生关系,用的是心理学的一些知识,主要是让我们向内反思自己和学生平时的关系,构建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这就非常有意思了。
Lisa和丽丽和阿白老师采用的是引导型的教学模式。首先,让我们设定一个目标,就是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一幅画加一句句话来表达;然后,澄清挑战,写出影响我们师生关系的一些因素)自己先写,然后小组内分享,最后宣读,找出最有共鸣的三条);第三部分是行动计划,我们选出七个议题,每个小组认领一个写解决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投票,票数最高的方案贴在一起,就这个方案写出明确的行动计划。这就是这样的一个课堂,不止只有大家的交流、我们向内的反思,还有行动计划,可实施的行动方案。
顾远老师的讲座“创新教育”也非常前沿。他说“过去,教材是我们的全部世界,现在,全部世界都是我们的教材。”“他人即老师,学习在窗外”这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点“社会及学校,生活及教育,人人是老师”的理念非常相似。还有,他另外的观点是“老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师生关系要打破二元对立”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如今老师是信息的搜集者,学生的引领者、倾听者、组织者、协助者、具有赏识特质的学习促进者,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孩子,成就孩子,而不只是教会学生简单的知识,体现出来的应该是对人性的关注,对人终身成长的关注。他说:“真正的学习,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是一种自己和自己对话,和他人对话,和教材对话,和老师对话的一个过程。要想让学生真正的会学习,老师首先要学习成长,才能用先进的方法理念来引领教学。另外,它分享给我们的群岛四卡工具,对于复盘非常有帮助。顾远教授,理论联系实际,讲授生动幽默,让我们看到了创新教育,和现代的一些教育理念是契合的,离我们并不遥远,并不是需要很多高大上的教具,只要我们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都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
李慧校长给我们带来的是《小学阅读课程建设的理念和实操分享》,她的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教师个体的阅读、学生阅读课程、家庭阅读活动、提问与分享。
她重点讲了教师个体阅读,在这一部分里边它采用引导型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反思我们处于阅读的哪个阶段,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用一个工具推荐向成员推荐一本书?学校教师的阅读体系如何建立?在学生阅读课程这一部分,她分享了自己学校的阅读课程的实施,这一部分城乡情况不同,学校的情况不同,离我们虽然有一点点远,但是里边的一些通用的理念是可以运用的。就是我们要带着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采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爱上阅读,经常和学生讨论书籍。家庭阅读活动这一块,重点结合《朗读手册》来讲了阅读的重要性,推荐了一个阅读卡片工具。
阅读,被越来被越多的老师们所认可。这次出来,发现很多老师都会提到“阅读”这个词语;一说到成长,很多老师首先想到每天要读几页书,每个月都要读几本书……好像阅读是大家能想到的最便捷最直接的一种成长方式。另外,在课后的间隙,我也看到很多学员都在阅读,大家也有聊到,自己读过的书,聊到带过学生带学生读过绘本,可见阅读已经深入到我们农村学校,深入到很多老师的心中。
遇见教练,7月22号上午我们上了一节课,就是和教练面对面。现场来了九位教练,之前对教练这个词,我是只是停留在足球教练,篮球教练之上,想不到我们教师也可以为教练型的教师。教练型教师具有的特质就是会充分的倾听、提问、反馈,让学生有自我觉察,发现自己内在的问题,激发内在的动力,从而去改变,去完成预定的目标。一个人一旦认识到了自己某方面真实的样子,肯定会有改变的意识,想做得更好,剩下来的就只是方法和时间的问题了。所以,我非常想尝试教练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并不像平时教练1对1的这种陪伴方式,这么简单易于操作,他可能是贯穿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可能是课后对学生的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所以是复杂的,但是我觉得只要抓住核心的东西进行尝试,总会有效果的。
7月23日上午我们进行了一场心理学的讲座,“幸福的教师”如何制作并实现自我成长目标共创工作坊。对于共创这个词语,是引导师引导我们借助彼此的力量,形成学习的成果,达成目的。确实在这节课里,引导师运用了很多小工具,但很多方法其实和前边都是类似的,一般都是,学员先反思,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挑出大家共形成共识,做成大海报小组代表发言。如果再往深度思考的话就是,把每个小组的共创成果展示出来,最后找出相同的部分,形成班级的共识,或者形成一些问题,再进行集中解决。
我比较喜欢这种方式,但是他对学员的要求又比较高,有的学员一动不动,有的小组效率很高,导致了学员的学习效果不均衡;另外老师总结的不太多,一部分成果,是比较浮浅的或者空洞的,缺少一个深度的思维,缺少高度。
包括我们后边进行的一周复盘,也是采用这样的模式。
我感觉复盘,就是把这一周来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引导大家再回顾一遍,小组做成思维导图,全场汇报。在复盘时用上群岛四卡,其实也是比较好的。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们都写上了最小行动,写了我们的行动清单,这个特别好。想想回去后,根据我们学校的情况,根据我个人的情况,我能做什么?把这些行行动写下来,一定要是最小行动一定要写具体,比如说什么时间做什么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如果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都可以写上,越细致越好。当我们的清单,上墙的时候,我们其实我们在心里都已经暗暗做好了做这件事情的准备。
教育过程戏剧,这个老师带我们就《团圆》这个绘本做了教育戏剧。和我们平时跟学生排的绘本剧不一样,和之前学习的教育戏剧也不是太一样,因为我发现教育戏剧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下面分了好多门类。董老师给我们讲的是过程性教育戏剧,他把绘本分成了很多很多画面,让我们分角色代入这些画面,对这些画面和画面背后的意义,让我们解读以后体会,表演并且定格画面;就这样,这些重点画面被我们慢慢的慢慢的去理解串联,用肢体语言展现出来,我觉得这种戏剧更简单,小学生更容易呈现出来。就像学习习作一样,我们把它分解成片段,片段教学进行短平快,这样节奏的练习胜过写一篇让学生写一篇作文那样难度小了很多。挺有趣的!
二.课外
课外同火柴公益团队发起人吴先生作了讲话,他朴实低调,对火柴公益的理念做了解读。我相信任何一个公益创始人,一定是怀着良好的愿景来创设这个公益项目的,希望这个项目能为更多的人提供真正的帮助,火柴创建的时间虽然不太长,但是发展也是比较快的,我感觉火柴做到了。想一想,一个团队很少的几个人,每天坐在一个小小的办公室里,随时随地的回答,及时的想及时回答全国各地相关项目老师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有组合一些资源,这样一些计划呀,活动方案,还有反馈总结等等这些工作,确实挺忙的。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做不辜负社会大众的期望,不辜负基金会的真情付出,在做我们力所能及事情的基础上再多做一点点,再多做一点点再做好一点点,再做得更好一点点。我们的乡村教育还是有希望的,因为有这么多有理想有教育理念,敢于去尝试,敢于去改变,敢于努力的老师。
说到我的小伙伴们,对他们是极其的敬仰和佩服,每次走进教室,和40多名小伙伴在一起,没有一点紧张不舒服的感觉,相反的是每个人都充满了热情和正能量,在这个教室里,我们一起在5天的学习基本上都能叫出彼此的名字,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真正的实现了,互相支持,互相服务,互相帮助,大家的积极热情的发言和反馈给到我们每个人很多启发。利用老师的话说是回去之后你们不一定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周围的人不一定只有这样的热情,有这样的上进心,有这样的善良,所以你一定要依然保持热情善良成为那个只有自己从一个黑小黑体变成一束小小的光,才有资格去照亮别人。
后面我们见到了企业捐赠人,参观了一个企业。当这次活动我们有机会从学校里走到真正的企业里,管理者面前听他们讲,企业员工的管理,企业的故事,用人理念呀,反思我们该培养怎样的学生?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上班,能不能适应这个社会?在社会上会不会勇敢善良,怀揣着美好和信心去生活,即使他的生活条件,他的工作环境并不非常的好?他会不会在压抑、紧张、忙碌的工作条件下,尝试着给生活添一点美好的东西,会不会仍然怀揣着信心幸福的生活呢?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孩每一个孩子们,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觉责任重大!
志愿者带我们到外滩等地进行参观,认识了美丽的大上海,看到了,上海人的生活状态,优雅匆忙,但是有很文明安静,看到了,上海食物的多样,交通的便捷,还有上海天气的多变,上海低低的天空和云层。
这些虽然不是写在课程里边,不是坐在课室里边听边记的学习,但却是另外一种学习,一种见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