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终于有大把的时间独处了。家人朋友起初很担心我,怕我无聊闲出病来。时间证明担心是多余的。我先是被动独处,现在改为主动独处。不是迫不得已的应酬,我基本不去。留时空给自己。
我觉得,独处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滋养,才是真正的善待自己。
独处可以把心安放好。没有了外界的喧嚣吵闹,返观自己,看看听听自己的内心是否吵闹躁动不安。人,最难降服的是自己的心。独处能观自心,守住自心。让自己有个相对稳定的心态。稳定的心态和情绪对人对己都是好事一桩。
独处可以随心所欲。不用刻意去做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把自己完全交给身体,交给心。臣服于心,随心缘而起,就是随心愿而动。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非常美好。像今天早上,我突然想跳舞,于是放上音乐,不去想动作,不去想节奏,深呼吸一下,身体就随着音乐的旋律而舞动。跳完舞,全身舒服通畅,一切美好顺利!
独处可以保持自己灵动的思想。《弟子规》里说“流俗众,仁者稀”,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庞勒所著的《乌合之众》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一个人是孤立个体时,容易具备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当个体融入群体后,他的个性就会被群体淹没,而独立认知也会很容易被群体化后的情绪化、无异议和低智商态所取代。”
不是说独处就一定个性鲜明,也不是说群处就一定低智商。只是我的体验是独处更容易静观到事情的本来面目,群处更容易被情绪裹挟,更容易陷入浮云遮望月的状况里。
独立的思考和鲜明的个性实属稀有难得。非得独处静思静观才能形成。
当然独处也有不好的方面。喜欢独处的人爱安静,在喧闹的场合就不适应。
昨天我家年轻人还在为我担心:“老妈,你突然由社牛转入闭关一样不出门,会不会以后变成社死啊?”
“不会,应该会是既不社牛,也不社死的状态。”
哈哈,我会平和中正的。独处给予我足够的心灵营养。我内心会变得更强壮,怎么还会走社牛或社死的极端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