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渎桥是在前往窑群遗址途中发现的。
伯渎桥的来历:泰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即周朝太王古公亶父。本来,泰伯兄弟在古公亶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况且姬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古公亶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的念头,泰伯、仲雍便从陕西歧山周原居地率领部分周人向东南迁徙,最后定居于无锡东南梅里(今无锡新区梅村)一带。断发纹身,遵行当地落后民族的习惯。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意志坚决,就只好拥立季历和姬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
泰伯定都梅里后,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曾“穿浍渎以备旱涝”。相传泰伯开凿泰伯渎,俗称伯渎港,那座桥称为伯渎桥,人民世受其利。泰伯无子,卒后由其弟仲雍继位。周灭商后,仲雍孙周章被周王朝封为吴国君(子爵),列为诸侯。后人尊奉泰伯为吴国及吴姓的始祖。
根据《无锡县志》、《梅里志》等史志所记载可佐证:位于无锡清名桥东南,泰伯率众开凿伯渎港与运河汇流处的一座砖砌拱桥“伯渎桥”。
关联文章 《无锡窑群遗址》
2016年09月1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