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爱情?(深度烧脑)

作者: 女性数字经济论坛 | 来源:发表于2017-08-05 09:55 被阅读74次

    诺贝尔经济学家,告诉你如何寻找完美爱情?

    21世纪拯救爱情的重要理论——看三遍、看三遍、看三遍(要过好日子最少看三遍)——好辛苦、好辛苦找到的。

    前景理论是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前景理论”由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提出,通过修正最大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发展而来的。卡尼曼(Kahneman )就因前景理论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前景理论所包含的5个细分规律。——了解惯性和潜意识、克服本性,寻找真爱和未来

    1、“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确定效应

    2、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称之为【反射效应

    3、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称之为【损失规避

    4、很多人都买过彩票,虽然赢钱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钱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搏小概率事件。称之为【迷恋小概率事件

    5、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举例来说,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元你年收入7万元”和“其他人年收入为9万元你一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称之为【参照依赖

    【详解】

    确定效应

    所谓确定效应,就是在确定的好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见好就收”,用一句话打比方就是“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正所谓落袋为安。

    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

    A.你一定能找到一个60分好伴侣

    B.你有70%的可能找到一个100分伴侣,3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实验结果是,大部分人都选A

    传统伦理学中的“理性人”这时会跳出来批判:选择A是错的,因为100×70%=70,期望值要大于60分。

    这个实验结果是对“原理1”的印证:大多数人处于收益状态时,往往小心翼翼、厌恶风险、喜欢见好就收,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润。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称为“确定效应”(certaintyeffect),即处于收益状态时,大部分人都是风险厌恶者。

    “确定效应”表现在婚姻上就是夫妻双方有强烈的获利了结倾向,喜欢将正在上升的事业出售。

    结婚时,多数人的表现是“不好则拖,赢必走”。在现代爱情中,普遍有一种“离婚效应”,也就是夫妻离婚获利的选择意向,要远远大于离婚亏损选择的意向。这与“对则持,错即改”的爱情核心理念背道而驰。

    【总结:表现在现在一线城市剩男剩女问题上:难于同甘共苦、也难于共享富足——每个人有自虐型单身或者多选倾向。

    现实案例:(离婚)王宝强/马蓉,谢霆锋VS张柏芝、庾澄庆VS伊能静、文章VS马伊琍、李亚鹏VS王菲、陈赫VS许婧、姚晨VS凌潇肃】

    http://mt.sohu.com/20160308/n439704392.shtml(文章链接)

    百度关键词搜索【曾经恩爱的10对明星夫妻都离婚 爱情究竟为何物?】

    【说明:如上娱乐圈恋爱,非常凸显大众爱情观念,和社会蜂巢,有同甘共苦的、也有强强联合的金童玉女、也抵不过(离婚),如下还会引用娱乐圈说明,前景理论,尽可能帮大家在商业化浓厚的今天,用经济学和心里学、行为学找到,大家选择和婚恋决策的根本。】

    反射效应

    面对两种损害,你是会选择躲避呢,还是勇往直前?

    当一个人在面对两种都损失的抉择时,会激起他的冒险精神。在确定的坏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这叫“反射效应”。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让我们来做个试验。

    A.你一定会失去60分的婚姻

    B.你有70%可能失去100分的婚姻,30%可能不会失去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投票结果是,只有少数人情愿“花钱消灾”选择A,大部分人愿意和命运抗一抗,选择B。

    传统伦理学中的“理性人”会跳出来说,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选B是错的,因为(-100)×70%=-70,风险要大于-60分。

    现实是,多数人处于婚姻失败状态时,会极不甘心,宁愿承受更大的风险来赌一把。也就是说,处于婚姻失败预期时,大多数人变得甘冒风险。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称为“反射效应”(reflectioneffect)。

    “反射效应”是非理性的,表现在爱情上就是喜欢将失败的婚姻继续持有下去。统计数据证实,夫妻双方持有失败婚姻的时间远长于持有成功婚姻。夫妻双方长期持有的爱情多数是不愿意“割舍”而留下的“套牢”爱情。

    【总结:传统的基于政治基础的情感伦理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盲目的(非自由意志的)开始,后来又盲目的因为“不愿割舍”而套牢命运】

    损失规避

    如何理解“损失规避”?用一句话打比方,就是“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

    前景理论最重要也是最有用的发现之一是:当我们做有关收益和有关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的不对称性。对此,就连传统经济学的坚定捍卫者保罗·萨缪尔森,也不得不承认:“增加100元收入所带来的效用,小于失去100元所带来的效用。”

    这其实是前景理论的第3个原理,即“损失规避”(lossaversion):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

    行为经济学家通过一个赌局验证了这一论断。

    假设有这样一个爱情赌博游戏,投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完美爱情,输了则一辈子当和尚/尼姑。请问你是否愿意赌一把?请做出你的选择。

    A.愿意

    B.不愿意

    从整体上来说,这个赌局输赢的可能性相同,就是说这个游戏的结果期望值为零,是绝对公平的赌局。你会选择参与这个赌局吗?

    但大量类似实验的结果证明,多数人不愿意玩这个游戏。为什么人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这个现象同样可以用损失规避效应解释,虽然出现正反面的概率是相同的,但是人们对“失”比对“得”敏感。想到可能会输掉并一辈子当和尚/尼姑,这种不舒服的程度超过了想到有同样可能赢来完美爱情的快乐。

    一般人因为这种“损失规避”(lossaversion),会放弃本可以美好的爱情。

    由于人们对损失要比对相同数量的收益敏感得多,因此即使爱情账户有涨有跌,人们也会更加频繁地为每日的损失而痛苦,最终将爱情抛掉。

    【损失规避理论给我的收获说明不加以遏制和道德伦理创新,特别是三观的重塑、全球单身率还会进一步上升。】

    小概率

    买彩票是赌自己会走运,买保险是赌自己会倒霉。这是两种很少发生的事件,但人们却十分热衷。前景理论还揭示了一个奇特现象,即人类具有强调小概率事件的倾向。何谓小概率事件?就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比如天上掉馅饼,这就是个小概率事件。

    掉的是馅饼固然好,但如果掉下来的不是馅饼而是陷阱呢?当然也属于小概率事件。

    面对小概率的赢利,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

    面对小概率的损失,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

    事实上,很多人都买过彩票,虽然赢钱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钱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搏小概率事件。

    同时,很多人都买过保险,虽然倒霉的概率非常小,可还是想规避这个风险。人们的这种倾向,是保险公司经营下去的心理学基础。

    在小概率事件面前人类对风险的态度是矛盾的,一个人可以是风险喜好者,同时又是风险厌恶者。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这个现象。

    小概率事件的另一个名字叫运气。侥幸,就是企求好运,邀天之幸。孔子很反感这种事,他说:“小人行险以侥幸。”庄子认为孔子是个“灯下黑”,他借盗跖之口评价孔子:“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对小概率事件的迷恋,连圣人也不能免俗。

    前景理论指出,在风险和收益面前,人的“心是偏的”。在涉及成功爱情时,我们是风险的厌恶者,但涉及失败爱情时,我们却是风险喜好者。

    但涉及小概率事件时,风险偏好又会发生离奇的转变。所以,人们并不是风险厌恶者,他们在他们认为合适的情况下非常乐意赌一把。

    归根结底,人们真正憎恨的是失败爱情,而不是风险。

    这种失败厌恶而不是风险厌恶的情形,在爱情中常常见到。比如,女性往往要求男性有一定的事业心、男性希望女性有野心一样,因为我们厌恶的是失败,而不是厌恶风险。

    扪心自问,如果现在拥有婚姻,还会不会再投资这段婚姻?你很可能不会再投资了吧,那为什么不能抛弃婚姻、投资别的更好的婚姻呢?也许,抛弃了婚姻后损失就成了“事实”吧。——所以男女小三没前途的原因就在这。

    【总结:小概率理论给我的爱情感受是——爱情贵在培养、而非过分挑剔】

    【参照依赖】——大众幸福理论

    假设你面对这样一个选择:在商品和服务价格相同的情况下,你有两种选择:

    A.其他夫妻一年挣12万元的情况下,你的年收入14万元。

    B.其他夫妻年收入为18万元的情况下,你一年有16万元进账。

    卡尼曼的这调查结果出人意料:大部分人选择了前者。

    事实上,我们拼命赚钱的动力,多是来自夫妻间的嫉妒和攀比。

    我们对得与失的判断,是来自比较。也可以总结为人们在面对差异化的选择的总是表现出:“宁愿作鸡头,也不作凤尾”的现象。

    嫉妒总是来自自我与别人的比较,培根曾言:皇帝通常不会被人嫉妒,除非对方也是皇帝。对此,美国作家门肯早有妙论:“只要比你小姨子的丈夫(连襟)一年多赚1000块,你就算是有钱人了。”

    传统经济学认为金钱的效用是绝对的,行为经济学则告诉我们,金钱的效用是相对的。这就是财富与幸福之间的悖论。

    到底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也可以总结为人们在面对有对照差异化的选择中总有一种倾向:“宁愿作鸡头,也不作凤尾”。

    你今年收入20万元,该高兴还是失落呢?假如你的奋斗目标是10万元,你也许会感到愉快;假如目标是100万元,你会不会有点失落呢?

    所谓的损失和获得,一定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卡尼曼称为“参照依赖”(ReferenceDependence)。

    老张最幸福的时候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做“万元户”的时候,虽然现在自己的村镇已经改造成了城市,拆迁补贴也让自己成为了“百万元户”,但他感觉没有当年兴奋,因为邻里都是“百万元户”了。

    讲这个故事的用意不难明白,我们就不再进行烦琐的论证了 得与失都是比较出来的结果。

    传统经济学的偏好理论(Preferencetheory)假设,人的选择与参照点无关。行为经济学则证实,人们的偏好会受到单独评判、联合评判、交替对比及语意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参照依赖理论: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

    一般人对一个决策结果的评价,是通过计算该结果相对于某一参照点的变化而完成的。人们看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看最终结果与参照点之间的差额。

    一样东西可以说成是“得”,也可以说成是“失”,这取决于参照点的不同。非理性的得失感受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影响。

    【总结提炼:参考理论特别阐明了一个现实问题,夫妻间的幸福感通常来自于与周边夫妻的对比中,而我们潜意识倾向于找差的夫妻对比获取成就感,背离找强者比对,值得警惕,这个问题折射的是大众夫妻和非大众夫妻最主要的区别】

    【看上去很美——决策心里学著名实验】

    【如果有两个匹萨,他们的配料和口味等其它方面完全相同,只不过一个比另外一个更大一点,你是不是愿意为大的匹萨支付更多的钱?

    答案似乎毫无疑问是肯定的。人应该都是理性的,对于好的东西和坏的东西,人们总是愿意为好的东西支付更多的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决策却并不总是如此英明。

    来看一个奚教授于1998年发表的冰淇淋实验。现在有两杯哈根达斯冰淇淋,一杯冰淇淋A有7盎司,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面,看上去快要溢出来了;另一杯冰淇淋B是8盎司,但是装在了10盎司的杯子里,所以看上去还没装满。你愿意为哪一份冰淇淋付更多的钱呢?

    如果人们喜欢冰淇淋,那么8盎司的冰淇淋比7盎司多,如果人们喜欢杯子,那么10盎司的杯子也要比5盎司的大。可是实验结果表明,在分别判断的情况下(评点:也就是不能把这两杯冰淇淋放在一起比较,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决策所依据的参考信息往往是不充分的),人们反而愿意为分量少的冰淇淋付更多的钱。实验表明:平均来讲,人们愿意花2.26美元买7盎司的冰淇淋,却只愿意用1.66美元买8盎司的冰淇淋。

    这契合了卡尼曼等心理学家所描述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做决策时,并不是去计算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某种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比如在冰淇淋实验中,人们其实是根据冰淇淋到底满不满来决定给不同的冰淇淋支付多少钱的。(评点:呵呵,哈根达斯不常吃,太贵,麦当劳那个平时卖2元、炎夏季节1元的冰淇淋蛋筒倒是吃的人很多。整个螺旋形的冰淇淋高高地堆在蛋筒之外,虽然三口两口就吃完了,但看起来就是感觉很多、很超值。还有肯德基的薯条,常听朋友说买小包的最划算,其实又没谁一根根数过,不过是小包的包小,看上去装得满扑扑的罢了。人们总是非常相信自己的眼睛,实际上目测最靠不住了,聪明的商家就善于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制造“看上去很美”的效果。)】

    【再来看一个奚教授做的餐具的实验。比方说现在有一家家具店正在清仓大甩卖,你看到一套餐具,有8个菜碟、8个汤碗和8个点心碟,共24件,每件都是完好无损的,那么你愿意支付多少钱买这套餐具呢?如果你看到另外一套餐具有40件,其中24件和刚刚提到的完全相同,而且完好无损,另外这套餐具中还有8个杯子和8个茶托,其中2个杯子和7个茶托都已经破损了。你又愿意为这套餐具付多少钱呢?结果表明,在只知道其中一套餐具的情况下,人们愿意为第一套餐具支付33美元,却只愿意为第二套餐具支付24美元。

    虽然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的杯子和1个好的茶托,人们愿意支付的钱反而少了。因为到底24件和31件算是多,还是少,如果不互相比较是很难引起注意的,但是整套餐具到底完好无缺还是已经破损,却是很容易判断的。瞧,人们还是依据比较容易判断的线索做出判断的,尽管这并不划算。(评点:这是“完整性”概念,一套餐具件数再多,破了几个也得归入次品,人们要求它廉价是理所当然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嘛。不过,商家也可以善加利用人们认为次品必廉价的心理,比如一套好好的家具,五斗橱上蹭破块漆、掉了个原装把手,只能作为处理品卖了,有的商家脑筋急转弯,把价格抬高一倍,再打个大大的叉,下面写上对折处理,实际上还是原来的价,结果反而一下子卖出去了。且不论是否有欺诈的嫌疑,但完整性概念还是有好的应用。在为人处事上也用得到,常言道“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就是说一个人做好了20件事,只要有两、三件做错了、没做好,另外一个人只做了10件事,但都做好了,别人对第二个人的评价往往比对第一个人高。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人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踏踏实实地做事,把损失降到最少就是得益。)其实,大到联合国的公共决策都可能发生这种偏差。来看这样一个实验。比如说太平洋上有小岛遭受台风袭击,联合国决定到底给这个小岛支援多少钱。假设这个小岛上有1000户居民,90%居民的房屋都被台风摧毁了。如果你是联合国的官员,你以为联合国应该支援多少钱呢?但假如这个岛上有18000户居民,其中有10%居民的房子被摧毁了(你不知道前面一种情况),你又认为联合国应该支援多少钱呢?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后面一种情况下的损失显然更大。可实验的结果显示,人们觉得在前面一种情况下,联合国需要支援1500万美元,但在后面一种情况下,人们觉得联合国只需要支援1000万美元。据说,这个实验从一般的市民到政府官员,屡试不爽。(评点:这个故事对于政府的决策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 点击"公众号" 【查看更多信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拯救爱情?(深度烧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si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