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o~朋友们,本期跟大家聊聊何为审丑,何为审美。
针对这个问题还专门做了份小调查,结果大致如下:
美:自信,善良,涵养,舒服,注重仪容,哪怕做不到精致至少干净整洁
丑:邋遢,不精神,懒,不收拾自已,不协调,一些看不懂的穿衣搭配。
生活中,我们可以很肯定表达出自已对于一个事物喜好,是美的还是丑的。


但是当你认真去思考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时候却很难用一个精确的词去形容。只能显化成我们可以感知的事,物,现象等。
美的确借助表象展现,但表象背后有意义和内涵。从某个角度上来看上述对于美与丑的认知是对的。
OK那接下来我们再深层剖析一下关于审美?

一.何为审美?
美既包括审美对象的外在物质形态,也包括审美对象的内在组织结构。
简单来说对于美的感知既来自外在事物也来自内在精神层面的东西。
外在审美形式分为:视觉(形体,色彩),听觉(节奏,旋律),综合(比例,对称,和谐)三种审美形式。
内在审美形式主观范畴(如美感,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
客观范畴(如优美,崇高,幽默,滑稽,悲剧性、喜剧性,等等)
审美创造范畴(如艺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意境等)
好吧!我承认这段有点烧脑~

二.审美为何重要?
因为,审美力往往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懂审美的人绝不允许自已邋遢出门,房间脏乱,一个懂审美的人内心富足,对生活会更有追求。一个懂得审美的社会,才能够孕育出经典的文化、艺术的果实!


乔布斯很早就有意识地将自己置于艺术与技术的交汇处,将自已对于美学的极致追求,美感与商业完美融和才能创造出风迷全球的苹果。
《未来简史》里多次强调,在未来,知识=体验×敏感度,这也是对知识的一种重新定义。
这里说的体验里包含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以及上升到同理心与分别心的敏感性问题。
体验能力是基础能力,而敏感度是这个能力效应的系数。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体验和敏感度方面欠缺,将在未来成为一个无知的人。当今的商业也在一直强调感知度。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通过对美的欣赏和沉思来补偿学校教育,并获得智慧
生活中有不少人经常杠:如果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又如何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品位。
想把上面那段话作为回应。

三.如何培养审美?
在人的诸多能力中,审美是一个完全可以靠后天习得的能力,它的确不在基因里遗传,但却极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
从60后到90后,无一例外,美术、音乐等一切与审美有关的课程,始终是副科。从小到大的学习体系没有良好的审美养成,甚至于书本上优质的美育素材都没怎么接触过。我们的中小学教材教辅乃至课外读物,都是统一的工业产物,具有挥之不去的“土”之气息。学校可能是为了杜绝我们早恋,校服也是丑得没话说。更别说从自已的父母那里得到好的审美引导(有也是少部分)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审美体系下长大的,当然也不是说改变不不了。当你意识到这个点,可以有意识去培养自已,年纪越小越好。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很多价值观体系,审美相对固定,重新建立会难一点,不是说不可能,而是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系统的去学习,思考,尝试,建立自已的审美体系。那该怎么做呢?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今天接触的最直观的两种艺术形式,一为音乐,二为绘画,通过接触美好的事物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审美。

1.如果可以,尽量让自已多去接触你认为审美比较好的朋友,或者圈子,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大的。
2.少看一些土味视频,文章等,定期给脑子清垃圾


3.如果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或者文化气息较深厚的城市,比起在家闭门造车建议多去一些美术馆,艺术中心,画展,大自然等去真实感受。如果有小朋友可以一起带着去,从小培养他的审美。


4.有意去看一些评分较高的时尚片,艺术片,优秀的杂志,书籍,多思考,多总结。

5.有意识地学习一些穿搭技巧,不一定要精致,但至少用了点心,舒服,得体。适合并被自已喜欢的穿搭无形中会提升战斗值,赋予自已能量。
四.关于审丑




一说到丑,我们很容易想到土,当下网络充斥着各种“土味街拍,土味视频,土味言论,土味音乐,土味时尚单品等”不耻下线的博眼球,赚流量


或许是大部份人没有足够的审美力去甄别,或许年轻人对于主流和精英文化的反抗意识。审丑犹如潘多拉之盒,一打开就挡不住,让“土文化”遍地横行。不少人为此操碎了心 哈哈
我们眼中的丑真的必须要被判“死刑”吗?
如果我跟我妈说,妈,你还是少刷你的土味视频,还有那个那个衣服以后不要穿了,太土了,我妈大概率会送你一个白眼,你才土!!



不少时尚单品更是被人调侃“土到极致就是潮”就像之前人人喊打的老爹鞋,胶靴等


还有这款厚底鞋,看到时我的心灵确实被暴击了一下,后面慢慢觉得也没那么难看。
其实很多时候,丑美并无绝对,人类的评价体系本就复杂又包含多种系统,社会审美标准时常变化,标准常常是最不标准的一件事。从这一点上说,丑和美并非对立面,而是相互依存。
美与丑之间的差别虽然因人而异,但是又有足够的共通性,某种情况下审丑还能推动创造力。
艺术的美感是在以物质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生成和发展的,因而人类的审美道路也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

例如,古代以胖和壮为美,这是因为当时油脂和蛋白质较为稀缺,脂肪多,具备明显的生存优势和社会地位,所以胖和壮逐渐被定义为美。到了现代,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每个人的时间自由程度和健康程度与财富以及社会地位挂钩,肥胖还会导致多种非常消耗现金流的慢性病,所以肥胖一度又被定义为丑。 这就是典型的社会变迁影响美丑判断的证明,让人觉得丑的不是外在特征,背后的社会评判标准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所以与其去diss美丑,不如花时间去想想自已想要构建怎样的审美体系,创造什么样的生活,这个似乎更重要!

好啦,本期的分享就到里
朋友们下期见!
B~❤️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