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村里调整责任田,对于靠近道路的,都要多出一段距离。这多出来的地是作为补偿的:因为临近道路,路边的树木对庄稼生长会有不良影响。用老百姓的话说是上面树叶子遮着阳光,下面树根拔着水分和营养,庄稼长不好。两家地邻,如果一家种了树,相邻的一家还种庄稼,后者就会觉得吃了亏,要么自己也种树,要么要求邻居把树去掉。为此,也闹过一些矛盾和摩擦。
孟源是王阳明的弟子。他有好名和自以为是的毛病,王阳明常常批评他。一天,阳明先生刚刚责备过他,一位朋友自述近来的功夫,请先生指正。孟源在旁边说:“这才找到我家从来的家当。”阳明先生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孟源同学脸色通红,想要辩解。先生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于是开导他说:“这是你一生中最大的问题。就如同方丈之地,种了一棵大树。雨露滋润,土壤肥沃,都去滋养这个树根。纵使在四周种些五谷,上面被树叶子遮着,下面被树根盘结着,五谷怎么能茁壮成长呢?必须要砍掉这棵大树,一点根须也不留,才能种植五谷。要不的话,无论你如何耕耘培植,也只是在滋养树根。”
人之禀性相异,环境差别,都难免有毛病。具体到每个个体,或有类型轻重的不同。如果某个问题比较严重,那就像心中有了大树,再种五谷也长不好。不能痛下决心,斩草除根,一切努力用功也只是培养这棵大树罢了。
我认识的一位地方小文人,六十多岁了。他自年轻时喜欢写字,经过多年奋斗,也加入了省级书法协会。其人本来就心高气傲,这下更有资本了。凡其所到之处,无不指手画脚,仿佛真成了权威一般。最近两次相见,发现其矛头所向,又有地盘的扩张:不但继续月旦同行,还指责起钓鱼等爱好是“孙头”、“不高雅”。
不就是写个字嘛?写得好就有了对人家爱好的审判权?
一个人只要智力正常,于某方面有点天赋,持之以恒地下功夫,方法得当,总会有些成绩,且无论这成绩大小。上面说的这位老兄,其心中那棵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大树,日居月诸,一直在疯长。已经长到有些不正常的地步了。今天晚上我有幸目睹他的大树发疯,也是可怕得很。
别人心中的大树我当然没有资格去砍伐,甚至连建议也是多余。以人为鉴,还是看看自己心中是不是也有妨碍五谷的大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