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亲子教育
父母的这些“强盗逻辑”,是时候该治治了……

父母的这些“强盗逻辑”,是时候该治治了……

作者: 方雅性格完善_ | 来源:发表于2019-12-03 17:28 被阅读0次

    01、期末考不好的话,这个生日就不过了……

    在一个家庭里,孩子对于生活中某些特定的期待,最容易成为父母要求孩子所必须达成的目标。

    这种目标的背后,是爱,却也是暴力。

    小的时候,我最期待的事情便是过生日。可是恰好,我的父母又不是那种仪式感特别强的人,总觉得一顿饭就可以解决。

    我从来不敢直面的提出需求,因为不管我想要什么,父母都会为这些东西加上约束条件,例如:

    “想要那个布娃娃?那你这个月每天得多练两个小时的毛笔字。”

    “暑期夏令营?中考看了成绩之后再说吧……”

    我的生日恰好在期末考试之后,所以小时候父亲最常跟我说的话,就是:“生日想要蛋糕吗?怎么过生日要看你的成绩。”

    每当考试的时候,因为记挂着生日,我总是忍不住的紧张,结果越是这样,成绩越不理想。

    于是记忆中,每次生日都成为我心里永远走不到的期待。

    失望的次数多了,对于蛋糕与礼物的渴望,以及一家人围为坐在一起的热闹,越来越触不可及。

    时间再久一点,我的大脑会自动出现一些声音:生日太麻烦了,我一点也不喜欢。

    我理所应当的接受这种逻辑,即使我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过生日一定要跟成绩扯上关系。

    小的时候,父母总是告诉我,可以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说出自己的需求。

    可一旦发生争执,我说过的话全部成了“罪证”,引来父母的指责,觉得我不懂事,不体谅他们,不理解父母的付出。

    失望攒的多了,我会告诉自己,何必发出心里的声音,反正谁都不会在乎。

    直到成长之后,我对于自己的感受变得越来越麻木,和周围的人相处,再也不敢信赖。

    他人对我的真心付出,无法换来我真心的感激,因为我在他们那里感受到的只有亏欠。

    我对他人也很难形成真实的依赖,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是长久的,总会有人离开。

    像这样儿时的情感如果得不到满足,那么,你的心理发育就会永远停留在那个固定的阶段。

    成年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始终带着对父母的埋怨,即使成立家庭,你却一直没有安全感,渐渐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在又一次争吵之后,你终于发现自己已经从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


    02、那些“勒索”我们的人,为什么总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Susan Forward)表示,生活中存在一种最常见的暴力,叫做“情感勒索”。

    面对自己在乎的人和事,我们怀抱着责任心、愧疚感,带着被分离的恐惧,小心翼翼的相处。

    可是,亲密的人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直接或者间接的威胁我们,只要稍有一点不顺从,我们就会被人惩罚。

    惩罚的方式包括争吵、羞辱、或者是冷暴力。他们总是在潜意识中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如果不按照我的意思,所要遭受的后果会很严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被关怀的需求和真心诚意热爱的东西,在一次次压榨中变得越来越廉价,弱小的孩子,在父母的绝对控制之下,再也不敢说出自己的期待,他们的可怜和无助无法换来父母的同情。记忆中,只剩下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指责。

    孩子带着不良的情绪和自我愧疚慢慢成长,于是成年之后,在原生家庭受过创伤的我们,会变得细腻挑剔、敏感多疑。一边内心渴望着被人真心的疼爱,一边永远无法说服自己坦然的付出情感。

    03、如何找回那些早已丢失的“爱”?

    爱与被爱都是一种长久的能力,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透过爱人的行为,体谅那些背后的、未曾宣之于口的情感,又要带着不怕输的精神,大胆的付出自己,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来访的小圆,总是容易和身边的人发生口角,带着焦虑和抑抑郁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再也坚持不下去,来到了中心。

    经过老师的引导,小圆终于讲出了她的故事,儿时家里开着小饭桌,印象中生活总是乱糟糟的,没有一刻安静。忙碌的母亲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她又打又骂,家里永远坐满了一堆不认识的人,她一直没有自己的空间。小饭桌开了四年里,四年里,她对母亲的不满越来越多,生活被毁了,亲情只剩下恨。所以在成年之后,她总是和所有人刻意保持着距离,只要有人稍稍靠近,她就用“攻击”的方式保护自己的“领地”,可是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她多么期待母亲能跟自己说一句“抱歉”。

    那些在童年中受过创伤的孩子,他们既无法感知到自己曾经的、昨天的爱,更没有能力在未来建立“爱与被爱”的健康情感通道。他们往往只在意那些被爱的瞬间,甚至带着破釜沉舟的勇气,用一次次的矛盾,找寻被爱的感受。因为只有证明自己被爱着,他们才能说服自己不要放弃。

    所以对于这些来访者,优先清除记忆中那种“被伤害”的感受,重新建立“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避免情绪化的决策。

    生活中,父母总是习惯把孩子困在自己的画好的“圈里”,来填充自己的“空虚感”。以至于在成年之后,我们对这个世界,依旧存在着很多误解

    其实,放开自己,你会收获更多真心的爱,那个时候,即使“告别”,也会充满了温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的这些“强盗逻辑”,是时候该治治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ug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