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的Julie,今天叶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烂开始、好结果。
课程回顾
许多人在面对重大的任务,比如写报告,大学毕业前写论文,一般都会想:我一定要好好写论文,因为大学4年不能白白度过,所以就好好准备。结果为了好好准备,造成了很多的拖延。其实许多人有完美主义情节,总想好好开始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是当想着好好去开始,却总是开始不了。因为每天的时间都被碎片化了,没有大块的时间去做重要的事。想做的那些完美的事情怎么办?叶老师建议我们把思想倒过来:烂开始、好开展、好结果。无论今天状况怎么样,只要开始,我们就赢得了时间,就可以一遍比一遍做得好。
叶老师写论文的案例
叶老师在大学期间也要写论文,他想大学不能白白度过,要交一个好论文,所以决定早开始,笨鸟先飞早入林。于是他就上图书馆去查查资料、做笔记,不明白的时候就去问老师,因为他问的早,老师就告诉他很多写论文的方法,他就继续研究。一旦开始了,他就赢得了很多新资讯、新方法,见到了能够支持他项目和任务的人。没过多久他就写完了,之后又一遍遍修改,再给同学看一看,在他们的建议之下改的越来越好。最后交给老师,老师也很开心,给了一些意见再改一改就很好了。这时候很多同学还没开始写,等到大家写完时,已经没有时间修改,只好匆忙交上去,勉强毕业及格,而优秀自然给了那些始终去修订、去准备的人。
其实每个人的聪明程度都差不多,差别在于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修正的程度。
烂开始、好开展、好结果。当我们先去完成一件事时,就会赢得更多的信心和时间。当我们接到一个有截止日的任务时,同时会带给我们一段时间。在前半段时间我们可以先把事情完成,再利用后半段时间不断去修正,最终可以把它做得越来越完美。
总结一下,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先完成,再完美,烂开始、好开展、好结果。大量重复、持续的练习,能够让我们创造完美的结果,我们只欠自己一个很重要的开始。
我的反思
记得听过樊登老师讲过一本书(记不起书名了),里面讲了一个小故事:给两个摄影小组布置任务,其中一组告诉他们随便拍就行,另外一组告诉他们要交一部好的作品。结果最后所有的好作品都是第一组拍出来的,因为这一组一直在不停的拍,拍的过程中摄影技术得到了大量的锻炼,技术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第二组因为把大量时间都耗在了讨论如何才能拍出一部好的作品上,用于实践的时间非常少,技术也没有得到太多的提升。
其实我自己之前一直是个喜欢拖延的人,很多时候很多事都不愿意马上开始。与叶老师相反,我博士时的毕业论文几乎是拖到最后才写完的,特别是汇报时的PPT,也是到最后预汇报之前才完成,结果可想而知,预答辩时讲得一塌糊涂,在正式答辩之前的短短几天里反复练习才勉强过关。
在工作中,做任何一个项目我们都会设置里程碑,每个节点都有对应的截止日。我也经常会在快到截止日时加班加点去完成,于是就导致了经常熬夜加班。
正如叶老师所分析的那样,我总是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够成熟,总想着如何才能把论文、把项目做的更好,时间都耗在了做事前的各种设想和准备中,而没有在行动本身上下功夫。
今年上了易效能的课程后,我这种“凡事提前”的意识明显增强了。从跑步、写简书这两件事上烂开始,不再想自己能不能做的好,是不是不如别人,而是不顾一切,只管做起来就好,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调整与改进。结果做着做着,神奇的事情果然开始发生了:我跑着跑着居然坚持跑了快3个月,从原来的不到2公里跑到了现在的8公里;我写着写着居然持续写了三十几篇。我的这种先完成、再完美的思维也渗透到了工作当中,对各种方案、报告也是到手后不再拖延,马上审核、不断修改、持续改进,这样手里就不再堆积那么多的任务,焦虑感也越来越少了。
下一步计划
前一阵子接到了一个组建跑步团的任务。原本只是自己的一个想法,因为得到了领导的支持,现在就成了一个任务。接到任务就在脑子里想,一定要把跑步团建的好一点,别让领导失望,结果就迟迟没有进展。今天再次听到“先完成、再完美”这句话,我决定把这件事当作一个项目开始做计划,争取在八月初在公司召开第一次分享+动员会。从今天开始,马上行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