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
你觉得家长培养孩子,早期教育时,是应该侧重于学知识和一些技能才艺,还是多带孩子出去见人,参加社交活动,培养性格情商方面的能力?
我:
当然是前者了,这是显而易见的,你问的是侧重,侧重当然前者,你会天天带着孩子出去见人社交吗?人都被你烦死啦,而学知识技能是每天都要学也可以学的,简单点说,一个是一周一次的频率,一个是一天一次,你说侧重哪个。
总的来说,这两者都很重要,侧重就是侧重前者。社交不可或缺,但是没有人天天社交的,大人都不需要,何况小孩子,知识和技能却是每天都要学。
英:
也要看早期的孩子欠缺什么吧?孩子坐不住浮躁的话,应该多让他学静下心的东西。孩子要是性格内向,见人就跑,或者动不动发脾气,应该多带他参与社交活动,旅游等见世面吧。
我:
你这个就没弄清源头了,一个性格内向见人就跑的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一开始就不对,他们是几乎一点没注重孩子社交,孩子坐不住浮躁是反过来,父母太注重社交,不够注重孩子看书。你刚问我的是如何培养一个孩子,那我的回答就是侧重知识技能,同时也要带孩子社交,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既有知识,沉得住气,爱看书,也有社交能力,是会发展的性格很健全的,不存在欠缺什么的道理,换句话说你说的欠缺什么补什么就是前期没培养好才需要考虑的。每个孩子刚来到世上就是一张白纸,他后期什么性格是你培养出来的。
当然如果父母前期没培养好,后期才悔悟了,但是发现孩子已经变成害怕社交的那种了,那自然就欠缺什么补什么,带他社交了。可你问我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从源头抓起,对所有刚出生的婴儿都适用的。
英:
但我觉得不管学东西还是社交,不是所有人都擅长的来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感兴趣。学东西的接受能力和天赋有关系。社交和遗传父母的性格还有为人处世方式也有关系。后天培养可以有所提高。但提高多少不好说。所以家长培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顺其自然我觉得。
我:
你说的我一半赞同一半不赞同。的确,每个人的天赋、接受能力都不一样,但是难道这样就不让他学了吗?我一直觉得天赋只占百分之十,剩下百分之九十都靠努力。举个例子,比如我让孩子每天都看一小时的课外书,这是很过分很累的事吗?然后你跟我说,孩子不爱看书,没那天赋,记忆力不行,看了就忘了,顺其自然吧,别让他看了。这说得过去吗?这就是溺爱了,人有时候就是要逼一下才能有进步的。很多孩子在一开始做一件事情时是没兴趣,做不好的,然后你就以为人家是没天赋。多少孩子原来不爱书法,还不是父母逼着,最后才写得一手好字,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几乎都是会因为这个感谢父母的,我没听过谁说:“妈,都怪你小时候逼我学书法,害我字写这么好。”
所以你要问我会怎么培养孩子的话,首先我会制定一个日程表,每天让孩子看一小时课外书,这是培养他们的知识;然后我会让孩子习得一个技能,技能在精不在多,比如说就学一个弹钢琴的技能,每天2小时。等到孩子上学了,除了这两个小时之外,每天分一两个小时给课内的。其余时间我都让孩子玩。一天24个小时,除去这5个小时,孩子有19个小时不是在吃饭,睡觉就是玩,我这个家长就很过分了?那你是要孩子24小时都在玩是不是
以上我说的是正常的情况,当然假如你的孩子自己很有想法,比如他说他从小就表现出对演戏等等很感兴趣,那就支持他!!让他往这条道路上去!这才是所谓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经常被一些懒惰不想学习的人拿来当借口),别硬要让他学钢琴了。如果他没想法,对什么都没啥兴趣,那你就按我上面的方法,别什么顺其自然了,你那说难听点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任由他通往成为废柴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