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冬日访孤山六一泉兼赏残荷

冬日访孤山六一泉兼赏残荷

作者: 鹰扬云飞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10:02 被阅读0次

    时值大雪节气,冬雨霖霖,读《东坡志林》“孤山下有石室,室前六一泉,白而甘,当往一酌”,于是兴起,慕名一探胜迹。凛冬季节,寒风呼啸,水阔云低,湖面如镜,远处山色苍茫,“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恍若一千年前苏通判访惠勤的那个腊日。

天欲雪

    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与同出欧阳修门下的诗僧惠勤和尚交好,互有唱和,两人都折服于欧的文采与人格,不久欧阳修去世,苏惠二人曾于孤山共悼恩师。之后苏轼调离杭州,历经宦海劫波,十几年再回杭州任职,而惠勤已离世,仅剩弟子守孤山旧居,讲堂后有清泉冒出,苏轼感念二人对欧阳修的情谊,遂将泉命名为六一泉。

    自南宋后的两百余年间六一泉因战乱兵革而荒废湮没,明朝人疏浚建堂纪念苏、惠二人,清末又废,六一泉的现址是20世纪60年代重新疏浚而成,位于西泠印社西侧,在高大的悬铃木掩映之下显得安静清幽,泉上有亭,池中有青莲金鱼,“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泉亭 泉池

    苏轼《六一泉铭》文:“曰: 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传!”欧、苏、惠三子之遗迹历经千年,屡毁屡建,泉眼不枯,此景可鉴!儒冠僧衲,曾恢雅量以相成,山色湖光,更与高峰而共远。

    由西泠印社内翻越孤山,一路泉“涌”不断,入门见莲泉,侧门有潜泉,柏堂后印泉,华严经塔下文泉、闲泉。孤山北麓里湖是秋冬赏枯荷的好去处,水中倒影、湖面枯荷、路上的法桐、山上的红叶、绿树,层次分明,色彩绚丽。静听雨打残荷之声,感受万物变化之理,成、住、坏、空,接续不断,此物之坏或许是他物之住,枯枝干蓬间的水面却是寒鸦、鸳鸯等过冬水鸟的天堂,红掌拨水,怡然自得于荷枝之间游弋觅食。

枯荷 寒鸦

相关文章

  • 冬日访孤山六一泉兼赏残荷

    时值大雪节气,冬雨霖霖,读《东坡志林》“孤山下有石室,室前六一泉,白而甘,当往一酌”,于是兴起,慕名一探胜迹。...

  • 孤山访梅 巧遇残荷

    孤山公园坐落于西子湖畔,园内的梅花勘称一绝。还记得年初那场大雪,将整个杭城瞬间装扮成了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那时腊梅...

  • 冬日残荷

    一塘残荷,半蓬枯叶。 冬日残荷,不是衰败,而是新生。 残荷的坚守,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 冬日残荷

    不管是否有人问津,不管是否有人经过冬日的残荷在清冷的日光下、在或急或缓的风爱中、在微温的湖水中、在凛冽的寒风中...

  • 冬日残荷

    残荷何处寄相思,月笼寒色拂柳堤。 芳华盛日成追梦,风骨销魂最堪忆。 枯荣己随秋风去,雪没天地立旧枝。 擎苍淖塘无人...

  • 冬日残荷

    冬季注定是孤独与萧瑟的。 马路边的枯枝败叶随风起舞,鼓足了劲儿地寻找着新的港湾。 小河边的芦苇花趁机翩翩起舞,一边...

  • 冬日残荷

    文/ 陈皓 我来过,西湖岸边 期待你和我的浪漫之约 把夏日的荷花映红 不料却在这雪雨纷飞的时刻 望穿一池的寒水 冷...

  • 冬日残荷

    时光荏苒几盈虚,转眼间冬天已走过了小寒时节,向着大寒而去,大寒过后,春天便来了。 午后,在走走停停的公交车里,阳光...

  • 冬日残荷

    寒冬腊月,还好有冬日暖阳,推着宝宝小区边上走走,宽敞的长青路左边是草莓园,养着许多鸡鸭鹅,右边是一大片荷塘,是溜娃...

  • 赏残荷

    今日赏荷,本是奔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境界去的。 但当我踏上石头小桥,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翠绿如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日访孤山六一泉兼赏残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xx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