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元宵?疫情?作文?我们可以这样教

元宵?疫情?作文?我们可以这样教

作者: 谭家番茄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2-10 14:15 被阅读0次

    万物皆有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元宵已过,疫情仍在,作文难为?不,央视元宵晚会教会我们如何写作文。

    一、唯有真情动人心

    空荡荡的观众席,没有一人,演员们却饱含热泪,打动14亿中国心!网友留言“我没哭,算了,我还是那条毛巾吧!”“我没哭,只不过我的眼睛进了砖头!”

    今年的元宵佳节是最特殊,却也是最打动人的!之所以让人动容、动情,就是因为在用真情谱写乐章。张凯丽含泪吟诵“疫情就是战区,隔离不隔爱,封城不孤城……这就是中国精神!”让人一听见她的声音就泫然泪下;央视主持人联手朗诵“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细数疫情之时,那一个个我们陌生却又熟悉的模样,那除夕夜驰援武汉的军人刘丽,那患有渐冻症却仍旧奋战前线的院长张定宇,那得知既为朋友,又为同行感染后泣不成声,却又转身进入手术室的医生胡明……你们的样子,值得我们铭记一辈子。

    动人心者,往往不是那华丽的装饰,而是那颗热情跳动的质朴的心!所以,写作文时,不要只顾堆砌华丽的词藻,而要用故事、文字书写真情!

    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

    胸无点墨,下笔难为?不!央视元宵晚会给了我们很多素材。可是看晚会的时候我深有感触,过了几天,要写作文时,我却不知如何把这些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怎么办呢?

    1.按立意,巧分类

    很多同学在写作时不知如何下笔,就是因为思绪混乱,不会运用素材,要么就是素材太老,不具新意。

    元宵晚会上表演嘉宾列举了很多真人真事,这些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但在写作文时,不能把这些素材都罗列起来,而应进行分类。如:【学会感恩】(驰援武汉、义捐多年工资的清洁工袁兆文);【团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各省人员);【责任与担当】(奋战前线的医护人员;疫情不除,我们不撤离的人民解放军);【勇于奉献】(吹哨人李文亮,武汉90后仓禹威,每天义务送菜15小时)……而这些都是【爱国】行为的体现。

    写作时,只需根据题意,按需挑选自己积累的素材即可。

    2.有目的,积佳句

    素材收集好了,是不是就可以直接把新闻上的事例照搬下来?不是的,我们还需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新闻中的故事。这时,就要学会画龙点睛,把好词佳句运用起来。

    这些好词佳句从何而来?

    ①诗朗诵。如《你为什么彻夜难眠》中“因为有离不开的医院,才有回不去的家。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救下更多的人”就可以运用到讲述医护人员的事迹中;再如“我是你们的带头人,要感染先感染我。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先锋!”可以运用到讲述“责任、担当”“一马当先”的事迹上等。

    ②主持人串词。这些串词其实就是文章的过渡语,很多时候,我们的作文评语中都有这样一句话“要写过渡句,加强上下文联系”。如何写过渡语呢?学习一下主持人串词,就会发现,把握一个原则:总结前文,引起下文。可用名言,可用诗句,可用精辟的语言进行总结。

    ③歌词、对联。晚会中如《真心英雄》《让世界充满爱》等歌曲,可以有选择性地择取,作为文章的题记、开头语或结尾语,如“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既可卒章显志,又可开篇点题。再如“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深深地凝望着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用在开头,多么富有深情厚谊啊!晚会中出现的对联,更可以作为结束语,做点睛之笔,点明文章中心。

    三、前有呼,后必有应

    上行下效,前呼后应。

    元宵晚会以歌舞开篇,以歌舞结尾,余音绕梁,让人回味不穷。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应学习这种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再细读元宵晚会上的朗诵稿,我们还可以学到,在安排素材、组织语言时,我们可以运用排比、反复的手法。如“今夜,你为什么彻夜难眠”反复出现,点题又引人深思;要加强气势,书法强烈的情感,排比无疑是一个最佳选择。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能救人类的,只有我们自己。同样的,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的,也只有我们自己用心。你看,9岁诗人马诗岚面对疫情,就曾写下《英雄》:

    每个人都想当英雄

    我也是

    可当疫情来临时

    爸爸每天都奋战在医院

    我却不想让爸爸当医院了

    是不是戳中了你的心!哪有什么英雄啊?只不过是人们有需要,那些勇敢的人就迎头而上了,英雄也是人,也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英雄不被脆弱征服罢了!

    亲爱的,你也可以写出来的,拿起手中的笔,试一试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元宵?疫情?作文?我们可以这样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ya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