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认为“闲人的意思”是“清闲的人”。而“清闲”的意思是“”摆脱工作或摆脱精神集中的状态”,有乐在其中的意味所在。请看文中“欣然起行”,“欣然”是“高兴的样子”,说明苏轼乐在其中。所以我认为是“清闲”。
B:“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作者的“欣然”,并不是再为没有工作来做而高兴。当时作者被贬官黄州,他曾经的高官好友们,都急着和他断交,又有谁会主动来看他呢?通过“月色入户”可知,月光却是主动前来,所以作者是因为还有这么一个不离不弃的好朋友才喜悦的。我觉得“闲人”的意思应该是“被闲置的人”。
A:“等下!难道月光不是恰好射进屋里的吗?月光又没有感情,怎么会主动来找苏轼呢?”
B:“这里采用了“月光拟人化”的方法。我们之前学过李白的《月下独酌》,李白写“对影成三人”,很显然,他把月亮也当好了,苏轼何尝不能呢?他把月光当做一个愿意欣赏,实际上是把月光当做一个情感寄托。
A:“那“被闲置的人”又从何而来?”
B:“闲置”意思是“空放着,搁在一旁不用”。当时苏轼的处境就是这样,在黄州当团练副使,空有名号没有实权,等于被朝廷丢弃了,无所事事。这点从文章的开头作者对时间的记载就可以看出来,忙碌的人没有时间把年份月份日期记的这么清楚。还有第二句“解衣欲睡”,“解”的意思是“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说明苏轼换衣服的动作很细致,如果是很忙的人,应该很快就换好衣服直接睡觉了吧,不会像苏轼这样慢慢腾腾的。再看后面的“欣然起行”,之前不是说作者很高兴嘛,他高兴归高兴,还放任自己出去玩,完全不顾第二天精神状态如何,说明他无所事事,不在乎有没有精神。
A:“可是你看后面的景物描写,作者观景很仔细,描写很细致。如果不是乐在其中,自愿清闲的人,应该不会有这份心去仔细观察吧。”
B:“那照你这么说,“被闲置的人”反正也无所事事,也可以细致的观察啊!”
A:“那不一样。作者在这里的描写都透着岁月静好的感觉,怀着不同的心情看到的风景也不一样,给出的描写自然也不同。如果是“被闲置的人”,看到的写的景就会是阴郁的。”
C:“你俩先听我说。我有一个新的观点:我觉得“闲人”是“有闲情雅致的人”。“闲情雅致”的意思是“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请看最后几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月夜竹柏处处有,可是就是少了欣赏他们的人。作者在这里为自己能欣赏常人所不看重的美景而骄傲。不被欣赏的美景就不叫美景,所以这份美景是寻常执着于功名利禄的人看不到的。与作者的摒弃世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虽然被贬官可心性异与常人形成对比,更加突现了作者的“闲情雅致”。
A:“那你的观点不是和我一样嘛!都是作者乐在其中啊。”
C:“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