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标题,原以为是一部外国小说,看作者一一霍达,以为是个男人,结果,我错了。
穆斯林是阿拉伯音译词,意为顺从者,指顺从真主的人,是对伊斯兰教徒的通称。
作者霍达是个回族女作家。
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小说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升沉起伏为主线,在历史的背景下描写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表现了主人公为追求理想和事业,为完善自身素质所发出的蓬勃不息的命运意识。
梁亦清是个玉痴,他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情一一琢玉,他也把这份工作做到了极致,无论雕个什么玉器,他都用心雕刻,几十年的浸润,他的手艺炉火纯青,“玉器梁”这个响当当的名号成了他的名片。
梁亦清完全可以凭借这门手艺让全家人过得衣食无忧,但他不屑于把手艺变成商品,他秉承了手艺人的操守,敬业、专注、精益求益。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玉,最后倒在了“郑和航海图”上,他是玉的精魂。
从“玉器梁”身上,我懂得了什么是工匠精神,是“玉器梁”等人撑起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脊梁。
韩子琦是“玉器梁”的徒弟,也是他的女婿。他聪明、勤劳、忠诚,他忍辱负重,重情重义,敬重师傅,把照顾师傅一家的责任扛在自己肩上。
他也是个玉痴,但他与“玉器梁”的痴又不完全一样,他比师傅精明,手艺甚至还超过了师傅,他不满足于自己的作品以低廉的价格卖给“蒲昌绶”,他敢于越过中间商直接与洋人做生意。
当他有能力开玉器店时,他工作的重心不再是琢玉,而是潜心研究,致力于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正因为独具慧眼,他得以识尽天下宝玉,成为典藏丰富的玉器收藏家。
在历经动乱,饱尝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时,他依然用生命守护国宝,他也是为玉而生的。
两代人,为玉而生,为玉而死,其中的爱恨情仇曲折凄惋,他们的气节令人动容。 玉何止是物?何尝不是人呢?他们的第三代,尤其是新月,冰清玉洁,她不就是一块美玉吗?中华民族正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中国才能挺直脊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