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蔡崇达。第一次读作者的作品,并且只读了开篇的《皮囊》就已禁不住想要有强烈表达的欲望。
《皮囊》是蔡崇达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出版于2014年。这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书中作者与读者分享三大现代人共通命运的思考,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面对的问题——亲人生老病死、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故乡与远方的选择。书中用14则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容纳一个个既失去家乡又尚未到达远方的生命。
好的文字往往带给人两种阅读感受,一口气读完或者舍不得读完。我是被吸引拽着读完的。一来是大年初三的上午,心里和手头总是有些不同平日里的事情要处理一下,另外也是想拿起已经看了多半的书,用上午最好的时间高效地阅读开来。
可就是这么不经意的看到了这篇《皮囊》。但凡文章中有些拖沓,我会立刻转头做自己的事。可能是缘吧,在这样一个春节大年的上午,我读完了这篇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看两个评论,可能会让你从总体上更快触摸到这本作品。
”我会将这本书带上旅途,在每个静谧陌生的夜晚拿出来慢慢看,而不是红灯亮起或者堵车不动时。这本书他写了很久,我希望自己能读更久,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更多,到达更快。”——韩寒
说到不是在红灯亮起或者堵车不动时看,这说明是一个需要沉下心来静品的书籍。另一方面,现代人的浮躁和匆忙已到了怎样的一种争分夺秒,连开车都不能专注投入地做一件事,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在等待红灯或堵车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
真的要忙成这样的快节奏,还是像我这样不会开车或是心闲的人才会发出这种白天不懂夜的黑的感慨?利用看书解决等候的焦灼,无疑是一剂良方。
但这种读感觉更适用信息的获取或是快餐文化的摄取,能够这样做的人也可谓是爱书之人了。至于是我不懂充分利用时间还是对书的读法不解风情就不得而知。
另一个评论来自刘德华: 打开《皮囊》,文如其人的真挚,坦荡荡的自然自白成长经历,没有掩饰凡人难免的喜怒哀乐、贪嗔痴,所以很真。视人生无常曰正常,或许是顿悟世情,也可能是全心冷漠以保持事不关己的距离,自我保护。
看崇达敞开皮囊,感性分陈血肉人生,会不自觉卸下日常自甘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因为当中,都有着普通人就会有的阅历或感悟,所以共鸣。
凡尘俗世,谁不是普通人?人生际遇的好与坏,关键往往在于生命里碰到什么人,只要能对你有所启发,都是明灯。崇达的《皮囊》里,有的是对他成长中有所启发的人,造就了他步步达成目标的人生;看他的书,总有启发,就如生命中多添一盏明灯。
视人生无常曰正常,我惊叹一个八零后的作者能有如此的心历认知和笔力去分陈。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能把人生无常看淡看明白,是需要一份智慧。
无常的背后蕴含的是宇宙天地的真理。生活有时比文学更精彩,大道无处不在,也许是用心生活中悟出的世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这同样是大道的体现。生活中有着挖掘不尽的智慧和真理。不论读书还是写书都有可能成为生活中的智者。
序——认心、认人的皮囊。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下什么?好吧,你告诉我,还有灵魂。有吗?有的吧。——你都有点像祥林嫂了。好吧好吧,我信了。
……是啊,皮囊有心。不管这具皮囊是什么质地,它包裹着一颗心。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这颗心很多时候是睡去了,有时醒来。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许多灯笼,灯和灯由此辨认,心和心,人和人由此辨认。
这段文字是最为印象深刻也最触动我。我们都有着一颗睡去或醒着的心。很多时候是睡去了,有时醒来。人就是在这两种状态中摇摆,时而聪明时而糊涂着。只有在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深以为然!
心被唤醒时,心之光才能照亮生命的时空。灯和灯、心和心、人和人由此辨认。这句话真是意味无穷,也许唯有这时的辩认才是真实。
西方之巫说: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就必须认识你的他人。在生活中、行动中遭遇的人,认识他们,照亮他们,由此你就知道自己是谁。这就是苏珊·桑塔格所说的人的世界。人必须在人的世界里求取意义。
我们都需要通过他人来照见自己。认识你自己就必须认识你的他人,我们是借助他人才能观照、反思、了解自己。认识他们,照亮他们,由此你就知道自己是谁。这就是人的世界。与我们产生关系的人构成了我们的世界。所以我们需要认真的认识他人,这样才能真的认识自己。我们应该了解我们自己及他人。
我当时来来回回地阅读这展览上的每张照片,每段人生,忍不住揣想,当时的父亲应该也和三十岁的我一样,已经度过了人生的懵懂期。世界已经帮他剔除掉天真的虚妄,岁月也悄悄开始把他的脸捏出折痕,当时的他应该已经和真实的世界迎面撞上。他是否已经找到办法和自己身上的欲望讲和?他如何理解这个朝他的人生扑灭而来的新生命?后来的命运如何潜伏在父亲周围,然后一点点把他最终捕获……
我才发现我其实不认识父亲,即使我们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严格来说,我只是知道他的人生,只是知道他作为父亲这个角色在我的生活中参与的故事,我没有真正地看见并理解他。……而认识到这一点让我异常难受。
这里说出了每对父子父女内心的共通共鸣。面对亲情,太过亲近,因为没了适当的距离,有时反而是陌生的。除此之外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真的需要用心从更多的视角去理解。可做为父与子,这中间的理解谈何容易,年龄的差距及阅历注定会是一场迟到的“看见”。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了解了人性的共通之处,了解人性之幽微后的“洞见”。
我常对朋友说,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当你坐在一个人面前,听他开口说话,看得到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如何最终雕刻出这样的性格、思想、做法、长相,这才是理解。而有了这样的眼睛,你才算真正“看见”那个人,也才会发觉,这世界最美的风景,是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
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每个人都希望被看见被理解,可这往往是生活中最难做到的事情。这里的理解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而不是浮于表面。我所看见的是这背后的接纳和包容。
理解源于了解。这需要一颗有爱的心,有耐心去了解,去接纳。有了这样一双真正能“看见”的眼睛,也就能看到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正是这个差异性构成了世界最美的风景。拥有这样眼睛的人,也会拥有一颗美丽的心。
显然,我没能“看见”我的父亲,也已经来不及这样去看父亲了,他已从我的生活中退场。我开始担心,自己会这样的方式,错过更多的人。这惶恐,犹如一种根本的意识,就这么植入了内心。……
也是从那篇文章开始,生发出一种紧迫感:我应该看见更多的人。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还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也从那时候开始写这本书,就不仅仅是自己想要做的一件事了。而是必须做的事情了,我在那时候才恍惚明白写作的意义。写作不仅仅是种技能,是表达,而是让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完整的路径。
我们应该看见更多的人。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说得真好!写得真好!看见是对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最好的尊重。
当一切都在成为记忆的过程中,看见、理解并记录,通过写作试图挽留,让定格去与时间抗衡,这可能是所有写作者共同的心声和心愿。写作就是定格时代、定格人类的存在及精神以及曾经有过的生活。
也是通过写作和阅读,提供一个拓展生活和生命更多可能性的途径,从而让个体的生命体验变得尽可能完整。
这样的认识下,写作注定是艰难的。然而当我真正动笔时,才发觉这无疑像一位医生,最终把手术刀划向自己。写别人时,可以模拟对象的痛感,但最终不用承担。而在写这本书时,每一笔每一刀的痛楚,都可以通过我敲打的一个字句,直接、完整地传达到我的内心。
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或许这才是写作真正的感觉。也才理解,为什么许多作家的第一本都是从自己和自己在乎的部分写起:或许只有当一个写作者,彻彻底底地解剖过自我一次,他书写起其他每个肉体,才会足够的尊敬和理解。
感同身受从看见他人又从体悟自己开始。我们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感悟着自己。有了对自己的切肤之痛,才更容易理解和包容他人。文学是人学。因此写作者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通过文学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些文章就像是从自己的骨头里抠出来的。那是因为太过在乎、太过珍贵,而被自己刻在骨头里的故事,最终通过文字一点点重新被“拓”出来,呈现出当时的样子和感受。这次的写作让我最终尽可能地“看见”我想珍惜的人,也让我清晰地看到藏在人生里的,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太过在乎,太过珍贵,所以是从骨子里抠出来。为了还原出当时的样子和感受,通过文字一点点重新被“拓”出来。一笔一刀的痛楚来源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敲打字句传达到内心的感受是面对伤口不断清创、疗愈、结痂的过程。写作是随身携带的疗养院,最终在写作中所受的疼和痛,都会在写作中疗愈。这需要直面的勇气和真诚!
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
就是我认为的写作的终极意义,就是我认为的阅读的终极意义。我因此多么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或提醒读者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
写作的终极意义和阅读的终极意义,是在人各有异与本质上的一致中所获得的一种幸运,从这份幸运中,通过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这何尝不是人生和生命的终极意义。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马赛尔普鲁斯特
通过写作、通过阅读,通过光学反映,发现那份已然存在于内心的东西。这也是读与写的最终意义。
“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阿太不是个文化人,但是个神婆,讲话偶尔文绉绉。众人皆喑哑。”……
“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我也时常往阿太家跑,特别是遇到事情的时候,总觉得和她坐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安宁和踏实。”……
“然而每次遇到挫折,我总是请假往老家跑——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和阿太坐一个下午。虽然我说的苦恼,她不一定听得懂,甚至不一定听得到——她已经耳背了,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的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多。”……
“母亲说阿太最后留了一句话给我:“黑狗达不准哭。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那一刻才明白阿太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才明白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阿太,我记住了。“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请一定来看望我。“
以上是《皮囊》中的部分摘录。书中内容有待你去品读。在品读中照见自己,照见那早已然于心的属于你的那份领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