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朋友梅讲了她的一个朋友的故事。
小于是个95后,一年前在刚来到这座城市到梅管理的餐厅来工作。小伙子勤快,虽然没有高的学历,但的确有天赋,爱研究,厨艺很好,且摆盘美学感觉很好,因此获得了不少客户的称赞。加上梅的营销,餐厅生意越来越好。投资餐厅的老板听说来了这么个小伙子,当然也是很高兴,常常对小于表示下口头鼓励,也表达过后面可能要到上海开一家特色餐厅,有机会邀请小于到上海发展。
梅是老板请来打理餐厅的经理,说白就是个拿工资打工的。老实人,所以老板很放心。餐厅经营好几年了,老板也有其他投资,投资个餐厅只是个业余,当然老板对生活品质是有要求的,餐厅的调调还是挺优雅的。但是餐饮赚的也是个辛苦钱,遇上老板还比较良心,食材成本还是比较高的。餐厅也只是微盈利。餐厅员工的福利很一般,梅的权限有限,也只能尽心尽力,员工更替频繁是个大问题。
老板也有一个朋友老鲁人称鲁大师经常来餐厅,也会对小于很客气打打招呼,实际上老板的朋友是个热闹人,看谁都热情,鲁大师跟小于说:小伙子有前途。还真有次带小于去了一个朋友的日料店吃个明星餐涨涨见识。
小于大多数时间也比较配合梅的工作安排,对于老板承诺过的改善员工福利的话,有时候心里有点抱歉,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兑现。
年初开始,餐厅生意不错,大家都挺忙的。小于的工作量不知不觉增加了,加上还有员工离职空档期。因为老板的策略原因,短期没有打算调整成本而是象征性的给员工加了点钱,小于算加的比较多一点。
长期的一份工作是无趣的,小于在认为自己的要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情况下,提出了辞职,梅虽然觉得不舍得,但自己也没办法,老板给的成本有限。在跟小于谈过两次之后无果,小于毅然决然的要离开去上海发展,梅说近期上海疫情严重餐业饮都停摆了,作为个人建议,在这里继续干一阵子一是给梅帮个忙,二呢,等上海稳定恢复以后再去上海寻找机会,怎奈小于偏不相信,中间老板和鲁大师也做过思想工作。
五月份辞职,抬腿跑出去玩了一圈,该花的钱也花光了。网上看了些上海的工作机会,谈一谈都是寻找一个普通的厨师,工资5000块,比在梅的餐厅时少一半。小于没有正规上过厨师学校,所以没有证书也没有学历。
晃荡半个月过去了,没有找到心里满意的工作,小于心里有点慌了。私下里小于跟梅的关系不错,小于家庭背景复杂,梅也为小于处理过一些家里的事情,包括借钱。
小于给梅打了电话,表示的确看了几个机会不合适,希望梅能帮忙介绍一些上海的机会,梅心想”也太看得起我了”。
当天,梅接到老板的电话,说小于这几天分别联系了老板和老板的朋友老鲁。意思是想问老板上海的餐厅什么时候开,想谈谈到上海工作(这种行情,此事八字还没一撇)。也跟老鲁问了之前说过有餐饮业朋友是否可推荐。
梅想到一年前遇到小于来面试的时候,说过过去的一份工作做了一年以后因为对老板待遇不满辞职一个月后又被叫回去干了不到三个月还是不满老板的待遇辞了职。
梅有自己焦头烂额的一堆工作要处理,听到小于的这些举动,加上与自己同事相处一年的了解,梅觉得对小于的事情有些累了,餐厅虽然缺人,但做生意就是这样,慢慢招人总能解决的,但如果做一个生意被一个员工扼住命脉喉咙是不可能的。从来也没想过这个餐厅离开谁会运作不下去,包括自己。小于虽然跟自己私交不错,但话里话外有点耍小心机,又觉得自己不可或缺的感觉。梅心里有点不舒适,觉得以后啊,员工的距离还是保持远一点。了解多了会让自己觉得平时的善意或许不那么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