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和之前的几位前同事一起聚餐,这些朋友是我第二家工作单位的同事,那家单位的工作氛围非常好,大家主要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内部基本不存在派系斗争,同事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这家企业也曾经一度辉煌过,在国内二线遥遥领先,也曾创造数个分领域的第一,销量增长之快曾一度让一线品牌们感觉到威胁,因为产品非常有竞争力,一线主机厂开始出高价来挖我们的研发人员,尤其是产品开发管理方面的人员,那是这个企业和所有成员的高光时刻。
后来因为老板的决策失误,或者说其野心很大,资金投入偏离的主业,加上国家银根收紧,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企业陷入困境,虽然政府出面帮助纾困,包括引入多家银行进行输血,终究因为企业负债严重,又叠加疫情冲击,管理不善,企业最终还是没有起死回生。
我们这些研发人员也被迫离开企业,各奔东西,多数人员后来陆续找到了工作,但是再也没有往日的辉煌,包括我自己在内,东奔西跑,短短两年间换了数家企业,但是再也找不到往日的归属感。
今天说道的这位朋友X,企业刚刚开始不行时,因为考虑到照顾家庭,于是和朋友一起在周边的城市创业,曾一度赶上口罩的生产机会,随着YQ的好转机会随之烟消云散。
后来被一家小企业邀请去当总经理,虽然地位很高,老板的格局和企业之前的架构局限,也没有能够做出什么业绩,从而郁郁寡欢。
前不久他开始找工作,这次聚会他已经到一家龙头企业去工作,负责某一个生产基地的生产制造,这家企业在国内乃至在全球都非常有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非常强劲(在多个领域内拥有自主研发的能力),现金流充裕,几乎没有任何的负债,企业的许多部门实行SBU核算,高度放权,企业的效率非常高,执行力非常强。
今年因为销量增长非常强劲,虽然是疫情,因为其健全的产业链,因此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今年在大肆扩张产能,即便如此还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订单依然排到了几个月之后。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联系这家企业去当地建生产基地,或者去盘活以往没落的企业,我们所在的城市(朋友X家所在的城市)刚好有家企业也有一家企业等待被收购和盘活,市长出面和朋友企业的老板进行沟通,朋友作为代表过来考察收购事宜。
受到当地区政府领导的热情接待,区领导得知朋友一家也在这个城市定居,便主动提出有什么可以帮忙的,问了其小孩所在的学校,主动提出可以给对方的校长打招呼,以便关照。
昨天端午节收到了区领导的问候,地方父母官为了经济发展,也是拼了。
想想以前我们在那家企业时,遇到一些困难,和当地政府打交道,何其困难,比如一些试验车辆因为手续不全被交警扣押,费了很大的周折才得以拿回,要是放在现在分分钟就可以解决。
两者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我这位朋友能力是非常强的,更重要的是其背后平台的力量,才得以让其体现的淋漓尽致。
或许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