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对生命说是》(32)

读《对生命说是》(32)

作者: 我是一凡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19:56 被阅读56次

压抑或宣泄情绪是有害的。

昨天讲到,情绪是一股强大的能量。

情绪是心灵发出的无线信号,善加利用,情绪将会为我们带来理想的人生。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吸引力法则”,教我们如何向宇宙下订单,那宇宙怎么样接收到我们下的订单呢?靠得就是情绪这种信号。

其原理是什么呢?

就是如果我们特别想得到一样什么东西,其实我们真正想要的并不是那样东西,而是拥有那样东西后带给我们的感觉。

那种感觉才是我们真正在乎的。

吸引力法则就是教会我们,在还没有得到那样东西之前,我们就瞒着大脑说,我已经拥有那样东西了,然后充分享受那种得到它的感觉。

这种状态千万不能让大脑介入进来捣乱,它来了就会说“别做梦了,醒醒吧”,或者说“你”这是自欺欺人”。

也就是说,你要真得相信你能得到这样东西,有一点质疑,都会无效。

做到这一点,你就享受那种感觉就好了!每天都这样“臆淫”几次,至少一次,时间久了,你就真的能得到!

因为你每次体验那种感觉时,都会生起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就变成能量信号散发出去,久而久之,它就能吸引到和它同频的东西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相信,再成为”、“信则有,不信则无”、“像比是更重要”等理论基础。

当然说这些,也会有99%的人不相信的。

我们接着说,情绪既然能产生正面作用,当然也能产生负面作用。

它就像水,能哺育人,也能毁灭人。

不良情绪积压多了,就在心里形成一座堰塞湖。

不懂得疏通与排解,早晚有一天会决堤,势必会对身体造成毁灭性伤害。

宣泄情绪,我们往往会把无名业火发到无辜的人身上。

有时是陌生人,象那些路怒症患者。

但更多时候,我们会选择最亲近的人来发泄情绪。

有时是父母,有时是爱人,有时是孩子。

尽管我们把情绪发泄掉了,但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轻松。因为我们伤害了别人,又会因发新的事件,使不良情绪反而增大。

这个例子大家听过吗?“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是这样说的: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会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

还有一则:

一只骆驼在沙漠里跋涉着。正午的太阳像个大火球晒得他又饿又渴,焦躁万分,一肚子火不知道该往哪发才好。

正在这时,一块儿玻璃瓶的碎片把它的脚掌咯了一下......

疲累的骆驼顿时火冒三丈,抬起脚狠狠地将碎片踢了出去,却不小心将脚掌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红的血液染红了沙粒。

生气的骆驼一瘸一拐的走着,血迹引来了空中的秃鹫,它叫着在空中盘旋着。骆驼被吓得逛奔起来......

跑到沙漠边缘时,浓重的血腥味引来了周围沙漠的狼,疲惫加上流血过多,无力的骆驼像无头的苍蝇东奔西窜,仓皇中跑到了一处食人蚁的巢穴附近。

鲜血味儿让食人蚁倾巢而出,黑压压的向骆驼扑过去。没一会儿工夫,可怜的骆驼就鲜血淋漓地倒在地上。

临死前,骆驼追悔莫及地哀叹:我为什么要跟一块儿小小的碎玻璃生气呢?

读《对生命说是》(32) 沙漠骆驼

相关文章

  • 读《对生命说是》(32)

    压抑或宣泄情绪是有害的。 昨天讲到,情绪是一股强大的能量。 情绪是心灵发出的无线信号,善加利用,情绪将会为我们带来...

  • 共读对生命说是之对自己的能量说是

    无论他们是什么,对情绪说是,就是对自己的能量说是。 今天这篇我读了两遍,忽然发现自己如此没有趣味,...

  • 对父母说是——《对生命说是》(四)

    感谢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我的生命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父母是我的根,我来自父母。他们给予了我生命,若没...

  • 读《对财富说是》

    运用吸引力法则能收获好的金钱关系吗?我只能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就像我希望我妈妈永远不离开我一样。 ...

  • 读《对财富说是》

    这本奥南朵的《对财富说是》刚刚读完,听了一遍,看了一遍,很有收获,值得一读。 本书的作者是奥南朵,...

  • 读《对财富说是》

    2020.3.14读书打卡第35天 《对财富说是》 2020年阅读计划的第6本书 全书7章,共195页。 今日阅读...

  • 读《对财富说是》

    01 与其说“对财富说是”,这本书写的,其实是对整个生命说是,不过是从生命中抽出我们非常关心的“财富”这个主题,启...

  • 读《对生命说是》(46)对你的习惯和模式说是

    我们往往把一些改不了、戒不掉的行为归结为习惯所致。 但实际上这些行为的背后往往都有心理层面的需求。 就像抽烟,网上...

  • 对我的生命,说是

    我是谁? 所有外在形容的辞藻好像都不足以说明我是谁,那仿佛都是我,又不是我。这无法说清楚,只能试试看。 少...

  • 2018.10.31对生命说是

    休整一天后,孩子早上背上书包走入校园,我在上班的路上,突然喜笑颜开,孩子昨晚十二点前入睡,睡前自己刷牙洗脸,我与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对生命说是》(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iv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