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术小结1
今天看了一个视频,关于洗脑,其实也不能说是洗脑,只能说是一些人心里特性,虽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但如果仅仅是自己去想,也想不出那么多,还是那句话,学习如果不用,等于白学!
没有使用场景,总结也算是一种比较好的运用方式了吧。
1、于文有理,权威效应
相对于面对面的交流,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书本,报刊等名人写的东西,不管这些东西是否对错,就如同我们小学写作文,经常引用名人名言,即使引用时牛头不对马嘴,也能得分。
比如:
牛顿说:“天才是1%的天赋+99%的努力”等等。
现实中,只要装逼一下引用某位名人名言,即使这个名人我们不认识,即使这句话不是这个名人说的。
正常来说都更有说服力,至少比自己说的更有价值。
因为人们的潜意识里面书本的、报刊、名人更有权威。
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比自己强的东西--权威!
2、举例子
想说服一个人,跟他讲大道理可能用处不大,尤其是自己在他人心中分量不够的时候,那么,举例子这个技巧就很有用!
举例子是让他人自己举例子,不是自己举例子给他人。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自己抛开一个观点,比如:你见过或者听说过有一些人,没上过学,也可以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吗?
然后对方就会举很多例子:隔壁的包工头老王,同村搞养殖的老李......
经过对方一番例子下来,你再问他:读书真的有那么总要吗?
估计有些人就开始心里接受:读书不重要!不读书其实真的没什么大不了!
当然,如果有概率这个概念,在理性的时候,就不会轻易上当,但大部分人如果没有时间思考,往往很容易中招!
举例子的本质是由于人们潜意识里面的自尊心保护,会无意识的支持自己说出的观点,尤其是刚刚说出的话,都不会去反驳。
这个也是自我保护的手段。不然如果自己刚说出的话自己就本能的反驳,那么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一个神经病了!
3、群体效应
这个是传销必用方式之一,传销三大手段:隔绝信息、群体效应、暴力控制(软硬兼施)。
人类本能的渴望群体接纳自己,对自己友善,这是基因遗传下来的,是本能。
想想自己被群体进攻时有多可怕!
如果面对群体进攻时,不能被友好的化解或及时逃避,这样的基因早就消失在历史当中。
群体效应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也是很多心理效应的基础。
人本能的畏惧比自己强大的东西,而群体在潜意识里默认是强大的。
在古代,如果发现自己被群体攻击,本能的就会害怕,尤其是自己不能明确这些人是否对自己有敌意!
我们为什么会害怕当众演讲?因为在群体面前,本能的害怕被群体嘲笑,不友好。
4、自己人
相比陌生人,我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熟悉的,或者有关联的人。
这个涉及到一个控制欲的心里,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自己能够控制的东西,自己心里才会踏实。
因为我认识他,了解他,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他的一些行为,思想我都了解,他的一些做法,我心里有底,他不会这么做.....
所以,我愿意跟他进一步交往、合作。
而陌生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无法掌控他的一举一动。
所以,我不愿意跟他交往、合作。
这个心里在一定程度也是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但事物都是双面的,有利必有弊。
陌生人也能利用这个心里,在与人不熟的时候,就亲切的喊兄弟、老乡等,目的是利用这些熟悉的称呼,拉近距离。
5、惯性思维
“生命在于运动,对不对!”“对!”
“好的身体需要每天运动,对不对!”“对!”
“在好的环境运动身体才能健康对不对!”“对!”
“健身房是好的环境,你们要不要来健身房运动!”“要”
“现在我们的健身房卡打五折,你们要不要!”"......"
哎~等等,健身房是好的环境吗?不一定,不是健身房环境就不好吗?也不一定,所以要不要去健身房运动,就未必了。
但是因为前面有连续性的我们平常认为正确的事情,在惯性思维的引导下,人们会不自觉地跟随,尤其是在快速的、兴奋的、非理性时刻!
这个生活太常见。
6、假话说了一千遍就成真理
重复的力量很可怕,一个事情重复多了,就会变成长期记忆,从而影响自己的潜意识!
人们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好习惯。
当然,有目的的人也可以用这个“纠正”人们一些价值观,从何达到自己的目的!
假话说了一千遍就成真理,如果与隔绝信息、群体效应、暴力控制配合一起使用,那么再理性的人,也招架不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