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
作者:佐藤学 著,钟启泉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2010年8月第1版
印次:2022年1月第23印刷
开本:16开
阅读内容:P20-P22
阅读记录:第一部 “合作学习”——课堂的风景
5.从“同步教学”走向“合作学习”
一、为什么需要“合作学习”
其一,不组织“合作学习”,每一个人的学习就不能成立。
其二,要提高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不可或缺的。所谓“学习”,是同客体(教材)的相遇与对话;是同他人(伙伴与教师)的相遇与对话;也是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
学习原本就是合作性的。
学习是从既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一种挑战。
在日常实施的同步教学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是能够形成的吧。就结论而言,即便教学是形成了,但在课堂中学习得以形成的学生是少数的。
一般来说,课堂中“全懂的学生”占三分之一,“一般懂一半不懂的学生”占三分之一,若问剩下的“懂了吗?”回答是“大体懂了”(或者“懂了吧”),其实是“不懂的学生”,占三分之一。教科书的内容是按照“上、中、下”三层中的“上”的中等程度来编写的,教师设定的教学也是按照这个程度来组织的。
在这样的同步教学中学习能够形成吗?回答是否定的。学习只能在几个“中层”学生中形成。因为“上层”学生在教学中多次作出回答,其回答内容都是已知的内容或是能够简单理解的内容。在这里并没有“冲刺与挑战性学习”。“下层”学生在教学的前半段发言的机会较多,在后半段则是默不作声地听。在这里也没有学习的存在。通常,在同步教学中实现的学习,仅仅限于“中层”学生罢了。
二、学习是基于合作的“冲刺与挑战”
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学习,该如何组织呢?教学内容首先必须设定在比通常的教学水准更高的层次上,否则,“上层”学生的学习不能形成。同时,倘若不关照到“下层”学生的问题,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学习也是不可能的。就是说,必须把教学内容的水准设定得高一些,但同时在教学中必须针对最低水准学生的问题加以组织。所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无非就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填平比一般水准更高的课堂与班级里最差学生的问题水准之间的鸿沟。克服这个难题的,是基于小组学习的“合作学习”。
三、合作的意义
设定高水准的教学内容与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经验的关键在于,指导差生向同学提出“哎,这里该怎么理解?”的问题。倘若这种指导不得力而又想追求高水准的“合作学习”,那么,只能是一部分学生形成真正的学习,不懂的学生只能弃之不顾了。反之,倘若一旦有了不理解的地方,随时都能向同学作出“哎,这里该怎么理解?”的提问,那么,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一定能够向更高水准的教学发起挑战。
【这里我深有体会。我在教师管乐团学习管乐的经历让我对这一段深有体会。关于高效率的学习,关于后进生的关注,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教师管乐团里,我是后进生,进团晚,零基础,所以心态上就有点自卑。也不敢问老师,不知道哪一句该问,哪一句不该问,但是跟不上的内心是很焦灼的,在团体中,花费着时间,收效甚微的感觉不好,我想每一个最后放弃听课的后进生,一定是在这种焦灼的状态下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而最终放弃学习的,只要能跟上,学习的感觉是愉悦的。我也理解了,老师面对几十人的团体,他的精力很难对所有人一一兼顾,但是对于弱者的一对一辅导特别有效,因为强者在课堂上就和老师互动了。若想达到高效,人人过关的程度,就要依赖小组长,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小组长。只有弱者问,组长等优秀生解答了,弱者才有再问的勇气,才能不断进步跟上集体发节奏。反之,小组合作将只是形式。小组合作能够让人人都达到应有水准。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能让所有人都放下包袱,只关注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而不再顾虑面子、人际沟通的困难。那么,我在面对我的学生的时候,我一定以身示范,让他们有到不懂就问的信心和行动。】
然而,越是不懂的学生越会产生这样一种倾向:不寻求同学的帮助,试图凭借自身的能力加以克服,试图凭借自身的努力摆脱困境。因此,他们总是孤立无助、失败、遭遇挫折,最终成为差生。然而,最需要“合作学习”的,恰恰是凭借个人努力却反复遭到挫折与失败的学生,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就凭这一点可以看出,必须对差生作出如何向同学请教的引导。
正是“合作学习”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我们必须赋予“合作学习”——作为保障每一个学生“冲刺与挑战的学习”的方式——以地位。要在课堂中追求“冲刺与挑战的学习”的话,就得回到人数少的小组活动中。唯有这样,限于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才能扩展至所有学生,才能借助多样的疑问和意见的交流,发展为“冲刺与挑战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