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虽多,但不能高攀太阳。
——匈牙利谚语
昨天看简书里的文章时,却突然发现那些好的文章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字少。刚开始,自己觉得很神奇,那些作者是怎么把一个深奥的话题用短短几字变得浅显易懂的,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经历。
一次演讲比赛,主题是“不忘初心,为梦前行”,为了凸显主题,我上网查阅资料,也不论是不是贴近主题就加进了内容里。把我的演讲稿给辅导老师看的时候,老师沉默了片刻,对我说:“东西在精不在多,你写这么多,演讲的时候,观众都不知道你的主题是什么。”我才恍然大悟,于是删删减减,留下最好的地方,当我演练完毕,现场想起了如雷鸣般的掌声,我成功了,我也从此把“东西在精不在多”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0822097/b71c617c323a5fe0.jpeg)
鲁迅先生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毫不可惜。”于是《藤野先生》,修改的地方有160—170处,《坟》全文只有1000多字,改动也有百处之多,《肥皂》约7000字左右,已经发表了,再版时竞有近150个字作了修改。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得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
钱钟书对《围城》做过多次修改,涉及内容变动达上千处,包括典故、比喻的运用、结构的调整、部分描写的删除、外语原文及音译等等。
正是因为这些名家注重质量,才成就了无数国内外的举世著作。
可是如果是到不了这种程度,那就从认真写作入手,但请谨记“东西再精,不在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20822097/917624939bf56b2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