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年,胡同就是逛不够,流窜在胡同里,总有种稳稳的踏实感。读了《胡同的故事》更是兴趣盎然,于是在十一假期,如约与小伙伴逛胡同,再次走一走那些载满故事的老巷子。
生活在帝都的好处便是,随时换个心境,即是一场旅行。

1
逛胡同,我不爱烟袋斜街,更不喜欢南锣鼓巷,如今五道营儿胡同也沦陷了。混杂着电动车、二八杠自行车,房檐上绕着电线、门前晾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才是北京的胡同。没有密集的商铺网红店,地道的京味儿。

顺着门前的大路,从四环向中心一路过去,穿过三里屯的林立高楼,延伸过去,大约20分钟,在东四十条拐进北小街,突然就变了一番天地。
青砖灰瓦、绿水掩映,代之车水马龙的嘈杂是清洁人员扫把碰触地面清扫树叶的声音,甚至背着手低头走路老大爷的脚步声,生活的朝气扑面而来。




2
今天我们的路线本是从什锦花园胡同到中剪子巷再到府学胡同。结果,没一会儿就迷失在这片胡同群落里。巷子短则百米,每条还有分支与其它胡同连接,一条没走完就被岔道的景色吸引,进入旁边的一条,然后是另一条。当即决定放弃预定路线,随心走~




3
穿梭在纵横交错的胡同里,有时分不清是通向另一胡同的小道,还是进入了别人家的门廊。沿着那些杂乱摆放的物什,晾晒的衣服,肆意嗅着真切的生活芬芳。突然听到窗户里传出电视的声音,才发现不小心闯进了民居,赶紧灰溜溜的离开。




4
经过一个门口,一位老大爷正拿着大扫帚清扫门前的灰尘,脸上洋溢着可亲的微笑。我与伙伴经过,撞上老人的目光,不由得被感染,跟着扬起嘴角。
继续前行时,忍不住再次回头望去,突然看到孩童模样的自己,正嬉闹着与小伙伴们在水泥地上跳大绳、闹石子、玩玻璃珠。
也许胡同情节的原因之一,就是嗅到儿时家乡的味道。




5
在深巷中,偶遇“蜗牛de家"。网络上看到过很多次,从未特意来过。与门前排起长龙的网红店不同,它安静的坐落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朱红的门紧闭,今日播放电影的信息和蜗牛的牌子悬挂两侧。


推开门,阴暗的房间里,看见几个脑袋专注的看电影。门口对着的是小店的操作间,一只猫咪正在操作台上,享受咖啡的香。我们就坐在门口的一侧,有亮儿的地方。温暖的阳光通过门上窗户射进来,洒在脸上、身上瞬间退去了疲惫。本想歇歇脚,结果就看完了一整部电影。


6
注意力离开电影,就立马坐不住了。迫不及待回到胡同,坐在门前的台阶上,享受最后一缕阳光。眯着眼睛睁不开,任阳光肆意的照射在脸上,觉得特别的踏实。好像这样与这片土地更亲近一些。触。
闭上眼睛,回想起,儿时门前蔬菜架,和下午四时斑驳温暖的阳光。


7
胡同里另一特色,就是猫特别多,没几步就能看见一只猫。有家养有野猫,像这胡同里的慢时光,猫娃们慵懒的很,他们闲散的漫步在阳光下,或是大门口眯着,房顶上趴着,要不就在哪棵书上磨爪子~~
撸猫的人也是随处可见啊,巧的是偶遇偶遇大明星在胡同里撸猫。:)


您也可在微信公众号查看文章:hh_kanx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