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作者: 门鹤立 | 来源:发表于2017-10-19 22:26 被阅读0次

            这本书,现在我看第四遍,但是仍然不能真正的以一位读者的角度体会它,因为我总是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并将自己看做书中的一员。这本书的作者,也就是书中的这位母亲与生命的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感悟,最不假思索的热爱。这并不是对一位母亲的赞美,而是对生命的奇妙的歌颂。

            看这本书时,我会被儿童的天真逗的捧腹大笑,记得书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妈妈看着流水与渐暗的天色,不由触景生情,看着她三岁半的孩子说:“小桥”——孩子用脆生生的声音跟着妈妈说:“小桥”

    “流水——”

    “游水——”

    “人家——”

    “鸭鸭——”

    “古道——”

    “五到——”

    “西风——”

    “蜜蜂——”

    “瘦马——”

    “妈妈妈妈,你看,狗狗,那是狗狗”

            是呀,一个三岁半的孩子的注意力能集中多长时间呢?而我们很多家庭的家长都会强迫这个阶段的孩子去完成他们根本无法完成的事情——每天写几张字、每天算几道数学题、每天记住几个英语单词……美其名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这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他们自己所谓的“面子”?以孩子为资本,比比谁家孩子记住的东西更多,从而满足他们的虚荣心。那么家长们有没有想过为了他们所谓的“面子”,他们会失去什么?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多花点钱么,有什么大不了的。”不,不是的,他们失去的是孩子的信任,同时也模糊了孩子学习的动机、削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那么让我们来客观的分析一下。皮亚杰在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到2~7岁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我的家里也有两个像这样大的孩子,他们是我的弟弟妹妹。那么他们的认知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自我中心化。简单的说就是孩子只能接受自己的观点,而不能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进行协调。儿童不能设想他人的处境,所以他们说话时经常会“你”“我”不分,因为他们根本不能从他人的处境思考,所以我们口中的“你”到了他们那里仍然是“你”,尽管他们知道这是在说他自己。

            其次,不能推断事实。他们只能根据事物的表象做出判断,比如说我们拿一个红色的小汽车问他们是什么颜色,可能他们很快的能说出来,但是当我们用一块黑布盖住小汽车时,再问他们小汽车颜色,他们就会说是黑色。        再次,泛灵论。什么是泛灵论呢?就是将人类的特征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你会发现孩子在画太阳月亮时,都会给它们画上笑脸,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一切都是有生命的。

            最后,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可想而知我们要求孩子算出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是多么无理且荒谬的要求。

            简而言之,当学校教育无法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时,作为家长,我们的家庭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所以,请降低自己的标准,不要以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推荐家长读一下这本书——《孩子,你慢慢来》。当我们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家长与孩子竟然可以如此平等。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wp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