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心随笔想法散文
遇事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人格缺限

遇事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人格缺限

作者: 云歌视界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10:08 被阅读0次

遇事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社会适应能力,是以尊重他人为前提的人格修养。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从积极的意义上讲,是节制自己的感受。他强调人们以社会为中心,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在一种程度上忽视自己的感受,收敛自己的感受,对自己言行和态度进行自觉的能动的积极的修炼和调整。其前提一般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是一种谨慎的个性特征、自省的人生态度和完善的精神追求,是为避免伤及别人,殃及自己或无辜,而主动戒除草率、鲁莽、狂妄、任性和恣意的处事方式,体现人的文明素质和高贵品质的表现。

太考虑别人的感受,则是不能正确认知自己,“过于”节制自己,无法准确进行是非判断而产生的失态表现,是一种否定自我的人格缺限。其表现为:

一、认知失度。个人的认识落后于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水平,偏离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方向,忽视了时代价值观念的本质所在。虽以自我为中心,却不了解社会共识,性格上表现为严重的不自信。所以,导致看人看事看问题片面化,知其一,不知其二,总是把别人的感受误认为社会共识。认同了别人的感受,忽视了自己的个性和人品。

二、节制过度。基于错误的认识和否定自我的前提,太考虑别人的人,总是以不自信的心态,压抑和忽视自己的感受,最大限度地收敛和否定自己的感受,简单、盲目、粗暴地对待“自我”,以别人的感受来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言行和态度,作出一些貌似正确,偏离常态的举措,对人对事对问题表现得过于拘谨和遵从,甚至严重自虐。

三、评判缺度。大千世间,凡事有度。“过于”这个表现,就是偏离了这个“度”。有的人之所以太考虑别人的感受,前提就是害怕自己被否定、被忽视、被排斥、不被接纳等体验先觉。他们的人格潜意识具有感性、过敏、认识模糊、立场不鲜明、自己的观点容易被别人左右等特征。他们面对人和事,容易接受别人的态度,忽视自己内心的声音和价值,渐渐的失去了自己当有的判断力和底线。对别人的感受和言行,无论对错,只会迁就和纵容,从不会否定和拒绝别人。如若拒绝别人,自己就会心生自责。他们甚至会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而不断的放下、放低自己,以自己的盲从向别人示好,只至自己卑微到尘埃里也在所不惜。

相关文章

  • 遇事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人格缺限

    遇事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社会适应能力,是以尊重他人为前提的人格修养。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从积极的意义上讲,是节制自...

  • 2021-06-28 “讨好型”人格

    最近我在省察自己的时候,发现自己具备“讨好型”人格。遇事总是先考虑别人的看法、感受或者好恶,然后压抑自己的...

  • 讨好型人格怎么会不累呢

    #讨好型人格应该会很累吧# 考虑别人的感受,看别人的眼色,在意别人的看法,太害怕别人不开心,怎么会不会累呢? 讨好...

  • 为什么做人那么的难?

    你不考虑别人感受,就有人说你自私。 你不考虑自己感受,自己就觉得难过。 你太考虑别人感受,自己就觉得痛苦。...

  • 总是太在乎别人的感受,是一种什么心理?

    总是太在乎别人的感受,是一种什么心理? 过于友善,算是种不太健康的人格吧。 不是贬义,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这种问题...

  • 2018-04-30

    讨厌那种不顾别人感受的人,看来,考虑别人的感受也是一种美德。

  • 你有多爱自己

    从小受原生家庭带来的封建思想的影响,让我从小养成一种自卑的性格,在遇事情面前也是先考虑别人感受而委屈自己……所以一...

  • 余生很短,我要开❤过

    ❤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注定自己不会好受。 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注定内心不会愉快。 太紧张别人的态度,注定生活不会轻松!...

  • 2017,只总结收获和成长

    2017年之前,自己是个自卑又多愁善感的人;只考虑别人的感受而忽视自己的人;遇事逃避不会争取的人;只有空想行动力极...

  • 太在乎别人的感受是一种病

    最近连续发生过几件小事情,让我内心起了波澜,这种感觉就是老师说过的情绪,当这个情绪到来的时候,我无法接受,它让我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事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人格缺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yc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