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边
最近比较累,莫名其妙的累。
不是因为工作压力和成长的压力,我一直觉得在高压下工作充满乐趣,这很符合我的口味。当然也不是北京房价的压力,那是缥缈的空中楼阁,与我关系不大。最让我觉得累的,是我对现状的不满,尤其是自己似有而无、毫无规律的生活。于是,我放弃了今天尝鲜Guava的学习计划,决定好好梳理一下,给自己一个交代,给未来定一个格调和计划。
梳理现状
工作即生活
毕业快三年了。三年,在前公司主管薛工和项目经理屈哥看来,这是一名开发从稚嫩走向真正成熟的关键时间点。我在这三年里写过PC端GUI程序(基于Qt),做过三维建模(C++&&广府图形平台),去年折腾了大半年的LNMP,最近又投入到Java的怀抱。三年时间,成长不多不少,形成了自己的思考框架和知识体系,下一步就是如何丰富自己的武器库,给自己的成长提速了。
吹了半天牛逼,无非想证明“我在努力工作”,可心里从来不认可“工作即生活”,也是经常被一些文章所误导,被带入“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的误区。直到最近算了一笔账,一个人平均每天有16小时左右处在醒着的“激活态”,而这16个小时时间排除掉吃饭、赶路,70%以上的时间是在工作吧,又怎么敢说“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呢?就是这大部分时间我认为不够精细。比如可以早一点起床把自己装扮的精神一点去迎接new day,可每次都是与时间龟兔赛跑,在不得不出发的最后一刻从凌乱的衣橱里随手抽出一套衣服,急急忙忙刷牙洗脸,睡眼惺忪的出发。。。再比如同事叫你下班一起去健身中心去跑跑步、玩玩器械,而你总是推脱说是忙这忙那,无非是盘算着自己的小算盘或者干脆是懒癌晚期患者懒得动弹。
太多了,总之之前在工作中的生活,像个乞丐,或者像个疯子。
人际圈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删除你朋友圈中努力的朋友》,我觉得虽然想法有点极端但还是蛮有道理的。在同龄人的圈子里,大部分正常进步的人都应该有了基本的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而他们的努力是活在当下,用真正有价值的行动去标榜人生的信条。喝了太多鸡汤就成了毒药,常在朋友圈中炫耀自己多么多么努力的人,大部分只是博人眼球,受朋友圈“点赞朋友”的鼓舞而窃喜,这是最最最初级的表现。真正努力的人,他们的朋友圈大多无聊而单调,而逃脱网络虚拟空间之外的生活却总是阳光而活力十足。
给自己的人际圈瘦瘦身,把焦点聚集到真正在做事的朋友上,这件事确实有意义,给自己减负不少。时不时走出房门,挑选一两个地点作为common room,畅所欲言的头脑风暴一下,估计会真正受益吧。
爱好
说真的,我的爱好很丰富,诗歌、朗诵、唱歌、篮球、台球、摄影、旅行。可是这些看上去很有意义很有格调的事却很少排进生活的计划里。周末除了猫在租房看电影、打游戏,就是慵懒的赖在床上躺倒腰疼。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
即刻改变
首先,针对自己杂乱的微信朋友圈下手,清理掉那些广告投放商、过度自恋者以及悲观情绪传播者。聚焦社交价值核心,把时间放在有意义的互动上。
其后,尊重、珍惜每天的光阴,把自己打理的井井有条,去除慵懒的情绪。
再者,多与朋友面对面交流,在common room中畅所欲言。
最后,培养自己的兴趣,融入兴趣爱好的圈子,走出家门享受生活。
重拾行囊,再度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