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里士多德说,人看重三件事:他们看重令人愉快的事情,有用的事情和本身卓越的事情。
>>我想,人生的路归纳起来无非两条:一条用来实践,就是正在走的这条;一条用来遗憾,没事想想就好了。其实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你依然会因为没有选择别的路而遗憾,因为人生不可能穷尽所有选择。
>>得之心所想,失之情所愿。
>>一个人的生活,全凭你看重什么。所以,何必羡慕别人得到什么?他得到而失去的,或许正是你失去所得到的。
>>你看重的事情就去做,但要明白一点,选择的同时就意味着放弃。
>>学问再好,方向不是帮别人,就是卖弄。口才再好,不懂尊重别人,就是自卑,因为害怕自己的学问得不到炫耀,害怕别人强过自己。于是,将朋友、爱人、家人、同事,都当作征服的对象。
>>我想,爱情这事儿,在谁身上开始,也需要在谁身上结束,而今天我画上了句号。
>>不要把爱当作名词,各种电视剧都把爱拍成了名词,好像这世界上充满了各种爱,没事你拿点儿爱来享受就好了。如果享受不到爱,就感觉被世界抛弃了,可怜得如同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但真相是,爱应该是个动词。
>>爱你,因为我有爱你的能量。能遇到并爱你,我就觉得很幸运。
>>在《爱的艺术》中,弗洛姆认为坠入情网这样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如果爱是一张网,那人就没自由了,爱也就不甜蜜了。在求爱阶段,一方为了赢得另一方的好感,都会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这个时候,谁也没有占有谁,每个人都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而结婚后,婚约这张网赋予了彼此占有对方身体、感情和注意力的专有权,所以不用再去争取别的什么人了,因为爱情成了人的占有物,变成了一份财产。
于是,双方就慢慢地不再努力要求自己像以前那样可爱,就开始觉得无聊,而如果去改变对方,又觉得真实的那个对方,是那么无可救药,于是各种外遇在此时出现,其实其本质是想通过新的爱情,来重新唤醒所谓的爱。
这种把爱情当作占有,当作一张困住对方的网,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占有另一个人。所以,不应该从对方身上索取爱,而应该从自己出发去表达爱。
弗洛姆认为,爱应该是动词,是给予,包括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而且唯有如此,才不会受伤,因为你有爱的力量。那些觉得别人应该爱自己,或者一失恋就活不下去的本质,其实是自恋。
所以,如果爱,就去爱,把爱当作一个动词。
>>其实不读书也没什么坏处,只是太过沉溺于现实世界,容易让人狗苟蝇营。比如,你可以通过读一本传记,窥见别人的人生。你可以读一本心理学的书,洞悉自我的处境。你可以读一本历史的书,看刀光剑影,明白再辉煌的生命也会尘埃落定。读书,让你在历史、未来、现实、空虚中来回穿梭,然后发现自己生活的更多可能。
>>相见时,要心存善念,如初次谋面;告别时,要郑重其事,像最后一次。
>>人生最心痛的事情,莫过于以为只是暂别,轻松的送别,笑着说再见,却永无机会再谋面。暂别成了永别,脑海里残留的是你转过身离去的背影,那些还没说出的话,就再也没有机会诉说。
>>任何一段凑合的婚姻,最后都会演变成为一段悔不当初的未来。
>>总之,各种千奇百怪的期待。
所有这些期待,我都归结为:绑架。
别人都要通过绑架“我这个自己”的行为,实现“他们自己”的想法,而如果你稍微懦弱一点,就会屈从,然后让自己在讨好别人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从而让自己什么都不是。
>>记住,不要把精力用在讨好别人上。
况且,有些人不管自己如何讨好,他都不会满意,甚至自己不断努力地去改变,企图让他喜欢,他都觉得理所应当,不仅理所应当,还觉得你做得还不够,于是就开始了各种蹬鼻子上脸的犯贱。
>>别人关注你就是希望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你却绞尽脑汁成为对方,这就偏了方向。其实,做最真实的你才是最值得别人关注的,如果别人不欣赏你不好的一面,那也不配拥有你好的一面。
>>毕竟,这个世界可以跟你期待的不同,因为别人也要做自己。
总之一句话: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在别人的世界里随遇而安。
>>看过很多对成熟的定义,我最喜欢的一个是:成熟就是在表达自己和体谅别人中间寻求一种平衡。
>>其次,尽管我们很多事情特别想一语道破,但也要考虑什么场合,什么方式,用什么语言。有这份用心,就是在打开水龙头时,又做了一个回拧的动作。
>>我很欣赏你,但不一定成为你,我转过身,安静地做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