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公司书画学会的公告,今天下午在崖里坪召开南华东书法讲座会。
南先生是本地书法界颇有名的书法家,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榜书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延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圣地书画院院长、延安楹联学会会长……
去听听吧,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家门口的书法讲座不听不像话。
可是去听吗?想想,这是刘某某张罗的。想起30年前和他的小龃龉。虽言那场风波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让他一步一步走到了所谓的成功人生,但是毕竟,那不能算作是令人愉悦的事情。
群里问一句具体地址,最后一个接龙。下午两点五十分,我来到了崖里坪办公东楼下。怎么说呢,30年过去了,何况,我不可能因为他就放弃自己的爱好!
正好,南老师几人也刚刚下车,意外的是我还看到了作协的崔老师。大家一起来到门口,我和崔打了招呼,刘和老师们一一握手,随后便喊一声“赵老师!”过来和我握了手。
这一握,不说事冰释前嫌,也算是清风细雨了。
30年过去,我有我的容人气量。而做了多年的领导的他,自然也有他的一番气度。
讲座于下午3.10分正式开始。
书法家不是专职的教师,开讲座局限性很大。一是讲座的逻辑混乱,层次不清晰,讲着讲着就跑了提。这边正在讲为什么要学书法,那边儿就开始讲书法审美,正讲着书法审美,却又开始讲如何临帖……总之,听起来很费劲儿。第二,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到位,常常出现卡壳或词不达意的现象。
但是讲座的优点也很明显。南先生态度很真诚,没有那些没用的空话大话。所讲内容都是实实在在的,来自于自己的学书实践,都是真正的干货硬货。
所以尽管费劲儿,我还是听得很认真,也正因为听得认真,我也听得了几点收获:
I,书法是一门写字的艺术,但又不同于写字。重要的事要写出意境。
2,学书要博采众长,有所专一。要以自己的审美为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帖子学习,才能学的愉快,学有所成。
3, 书法的审美讲究精、气、神,精集线条质量,气即气韵,神即神采。
4,好的书法有三种美,即秀美、壮美和拙美。
5,临帖的方法,读帖比临帖更重要,读帖抓住帖子的特点,临帖可以选临精临而不主张通临。
6.书法艺术重在变化,浓淡、大小,虚实等变化。
7,学书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己的风格。风格的形成一定与性格和爱好有关。
讲座大概一共有40分钟,剩下的时间南先生就开始一边书写一边讲解,比如说浓淡如何相宜,涨墨和枯墨和枯墨的处理。大小字体的安排等等。
只够便是会员书写,老师点评。我虽学术几年,但始终学艺不精,勉强提笔写了4个大字儿,“真水无香”,还真是难看。
但就是这几个字儿却成功的引起了南先生的注意,他告诉我字体的间隔以及字的大小的处理的问题。然后,他又示范的写了一幅字儿,“穆如清风。”
穆如清风的意思是指和美如清风化养万物。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形容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另外一种寓意是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好喜欢这4个字,不光字漂亮,词意也好,正符合今天的情景。于是经老师同意我收藏了这幅字。
参加一次活动,得了南先生的一副字“穆如清风”,也算是另一个意外之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