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1503/3b1836467f315559.jpg)
睡眠持续好转,今天是凌晨4:30钟醒来,已经是第四天4:00以后醒了,白天的精神状态有所恢复。为了克服睡眠障碍,最近采取了几个动作:一是每天晚上少吃,只是一碗桂圆莲子汤,再加一些蔬菜和一盒牛奶,桂圆莲子放在高压锅里面蒸半个小时,变成了容易消化的食物。二是屏蔽手机杂乱信息干扰,每天浏览手机信息不超过两小时,到目前已经快10天,做到了“精神负熵”(《熵增定律》书内语),注意力和心情好了不少。三是尽量让自己忙碌起来,上班的时候认真做事,下了班看看电影、看看电视、看看书,小日子尽量悠哉一点。
昨天是星期天,下午到电影院看了克里斯托夫·诺兰导演的电影《奥本海默》,感觉还不错。诺兰拍的片子90%是佳片,其中以《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为我所最爱,昨天的电影《奥本海默》讲述了原子弹的诞生历程,有点契合当今的国际形势。当前不是在进行一场热战吗?恫吓使用核武器的声音时有浮现,这也使得《奥本海默》这部电影具备很强的现实意义。电影的声效和背景音乐很好,我甚至觉得这是本片的最大亮点之一。看完电影以后我的头脑又清醒了很多,精神得到了振奋,所以我会经常去看看电影。
看电影之外,我也会看看电视剧,最近在看豆瓣高分电视剧《装腔启示录》,刚刚看开头还挺搞笑的,接下来就有一点职场的老套路了:不外乎是职场霸凌老人欺负新人、小人物装逼格装腔调、打工人的心酸史……之类的,也没有什么太多心意。我纯粹是奔搞笑而来,可能豆瓣是小文青和城市小资的聚集地,特对此类题材感冒吧?所以给出了排名第一分数颇高的剧评。女演员蔡文静的演绎风格,从以往的经历看来亦庄亦谐,希望在此剧也能大放光采。
最近不是在网上买了一批书吗?所以这些天书也没少看。以前看书的习惯是看完一本再换一本,这些天我把所有的书都搬到床头,交叉着进行阅读。对一本书读得有点累有点厌倦了,就赶忙换另外一本,新鲜感便一下子又提了起来。比如说看了一段婉约细腻的日本小说《山茶文具店》,内心变得清静下来。随机转换《塔木德》——这是一本犹太人的处世智慧之书,到书本里面去学学智慧。然后是《今天也要认真过生活》,这是松浦弥太郎的人生小哲思,接下来是《熵增定律》,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精神负熵”一问就引用自该书。该词引起了我的兴趣,什么是“精神负熵”呢?我引用该书的一段话如下:
“匈牙利心理学家米哈里把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而造成的失序定义为“精神熵”,“精神熵”会导致自我解体,令人的效率大打折扣,持续下去会对自我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害,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这段话看上去有点拗口,简单地说,“精神熵”实际上就是现在所流行的“精神内耗”。过多过滥无差别地摄入乱七八糟的资讯,是产生“精神熵”也就是“精神内耗”的重要原因。把资讯的源头(比如手机)屏蔽掉,努力做到唯精唯一,注意力全情投入在一件事情上,就会形成“精神负熵”,这个词便是这样来的。“精神负熵”还有一个词叫做“心流”。我这段时间做的“屏蔽手机杂乱信息的干扰”,算是有点歪打正着了,连带着心也清净了不少,只是不知能够坚持多久……
讯飞语音输入55分钟,全文125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