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魔鬼藏在细节里 (吃西餐和中餐的对比)

魔鬼藏在细节里 (吃西餐和中餐的对比)

作者: 佛莱芒土豆 | 来源:发表于2016-10-12 13:14 被阅读48次
魔鬼藏在细节里 (吃西餐和中餐的对比)

初到比利时那段时间,每逢去本地餐馆吃饭,我就好奇:为什么餐厅服务生布置的餐具每次都不同呢?后来才明白,因为我每次吃的食物种类不同,服务生给我的餐具就不一样;比如,吃鱼就配有鱼刀叉,吃牛排就配锋利的牛排刀叉,吃鸡肉就配普通的刀叉等等,而且餐具得摆放也是有讲究的,摆在最外边的是汤勺,其次是吃头盘的刀叉,然后才是吃主菜的刀叉,是按照从外向里的次序排列的。而在中国吃中餐使用的餐具就没有如此繁复,一双筷子和一个汤勺就能解决一切食物。

这令我想起中文和英语、荷兰语的语法差别。中文的语法里没有时态变化,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将来任何时段都用相同的动词,没有变化;而且动词也没有因为主语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比如第三人称单数,等等。这就如同吃中餐用筷子,不论吃鱼、吃肉、吃青菜,通通使用筷子。

荷兰语和英语就完全不同,有多种时态变化,每一种时态使用的动词也是不同的,比如一般现在时和过去时,现在时又分为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等等;分类细致,同时动词是随着主语变化而改变的,同一种时态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主语使用的动词就不同,这就像吃西餐都用刀叉,但吃鱼时用鱼刀叉,吃肉时用肉刀叉。

不论吃中餐还是吃西餐,共同点是:喝汤均用汤勺;这就如同中文、英文、荷兰文都有被动语态,但这几种语言的被动语态表现形式又截然不同,就如同在中餐馆喝汤是用陶瓷瓷羹,在西人餐馆喝汤是用金属制品的汤勺。

樊登在“罗辑思维”节目中讲解《联盟》那本书时,说到这样一句话:魔鬼藏在细节里。华人和西人的思维方式的确不同,西人在做一件事时,每一个细节怎么做是有步骤有方法的,有具体工具的,有通向目的地的台阶的,就如同吃不同种类的西餐用不同的餐具。而华人(包括东亚人)使用的筷子,怎么样用是一门艺术,怎么保持筷子的平衡?在哪个手指上用力能夹住食物?这些问题全靠个人领悟。

单单就吃饭用的餐具,华人和西人的发明就不同,这源于东西方地理环境不同,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生产方式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又造成生活方式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形成方思维方式不同,而思维方式不同造就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相关文章

  • 魔鬼藏在细节里 (吃西餐和中餐的对比)

    初到比利时那段时间,每逢去本地餐馆吃饭,我就好奇:为什么餐厅服务生布置的餐具每次都不同呢?后来才明白,因为我每次吃...

  • 魔鬼藏在细节里

    随着见过的人越来越多,才慢慢明白许多时候仅仅通过细节就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方方面面。 中国文化讲一叶知秋,中西方大师的...

  • 魔鬼藏在细节里

    细节就是你未曾注意它的存在,它却真实的影响着你。——德克玛利亚 最近给客户做效果图,做完后跟同事交流,同...

  • 魔鬼藏在细节里

    那些经典的小说、戏剧、影视剧,经过时间的筛选,特别是有年代感、历史感的作品,能经久不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应该就是...

  • 魔鬼藏在细节里

    要说文章怎么写,细节确实是个比较好的认知因素。细节独到之处,往往令人叹服。 大作家写文章,一般在细节上都会下功夫。...

  • 魔鬼藏在细节里

    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说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因为关注到了商业中的某些细节,敏感的抓住了商机。其实生活中大部分时候,对...

  • 魔鬼藏在细节里

    在英国曾经有这样一个民谣,这个民谣呢它这样讲的: 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 丢了一只马掌,翻了一匹战马; 翻了...

  • 魔鬼藏在细节里

    我一直是不太注意细节的一个人, 冒冒失失的,相当粗糙。 但不知何时开始,我变得格外敏锐了起来。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

  • 焦点学习分享55天

    昨天听了一场咨询展示,收获如下: 上帝藏在细节里,魔鬼也藏在细节里,关注细节关注成功。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一个...

  • 细节都藏在魔鬼里

    我发现,我们在生活中形成对他人的判断时,其实不是依据什么大事。 因为,在你决定是否信任某人、交付 TA 去完成某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魔鬼藏在细节里 (吃西餐和中餐的对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di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