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乐观自信的,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也能在遭遇挫折与失败后,迅速地站起来。但是很多孩子却总是消极悲观地看待事物,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还没开始干,就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很多父母为了培养孩子乐观,会经常鼓励孩子:“你做得真好,你是最棒的”也会教导孩子多鼓励自己,不停地在心里进行自我暗示:“我能行”,父母觉得这样的积极语言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更积极乐观地面对苦难。
但是,这种方法真的有用吗?或许对一些孩子来说有用,但对大部分孩子很可能没用,因为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我们的大脑不是那么容易被欺骗的。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出乐观的孩子呢?《教出乐观的孩子》这本书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这本书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马丁·塞利格曼创作,他通过30多年来,对几千个成人和儿童所做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培养孩子乐观性格的方法。只要遵循这套方法,我们的孩子就可以享有乐观的人生。
一、利用三个因素,判断你的孩子是乐观性格,还是悲观性格
乐观或者悲观的基础在于,当事情成功或者失败时,你对其原因的看法。每个人都会有一种习惯性看法,心理学上叫做“解释风格”,解释风格分为两种:乐观和悲观的解释风格。
看一个人对事情的解释风格是乐观还是悲观,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也就是说,他认为,挫折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是普遍的还是特定的,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还是他人或环境的原因导致的。
乐观的人认为挫折是暂时的、特定的和外因导致的,而悲观的人则相反。
比如说,两个解释风格不同的孩子一起参加学校的征文比赛,但都在决赛阶段落选了,悲观的孩子会把这件事解释为:我总是个失败者(永久性)!我如此努力的写这篇征文,还是输了,我的写作能力真的很差(自己的原因),就好像我做的其他事情一样,从来都没有成功过(普遍性),不如放弃算了。
而乐观的孩子则会认为:我这次搞砸了(暂时的),我想我的作文水平还有待提高,但除此之外,老师的偏好也应该影响了判断(他人的原因),别的同学能获奖是因为他们比我写得好,写得更符合老师的偏好(特定性)。
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解释风格的孩子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对挫折悲观的解释会使孩子过度自责,灰心甚至绝望,遇到挑战不敢尝试,退缩逃避。
但是,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内因和外因这一因素,并不是说,我们在培养孩子乐观性格时,要教导他们将不好的事情都归为外部因素,这样会使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性格,这个因素是说,我们要教导孩子正视挫折的原因,理性分析,而不要过度埋怨自己,长期怪罪自己会使孩子自卑,退缩,觉得愧疚,还会增加自己患抑郁症的几率。
所以,我们可以依据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三个因素,来判断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种解释风格。
二、基因,父母的悲观和不恰当的批评方式,是导致孩子悲观的罪魁祸首
科学研究发现,子女每一种主要的人格特质有1/4-1/2是从父母那里遗传而来的。也就是说,乐观的父母很可能会生下天性乐观的孩子。
除了基因以外,父母自身的悲观性格也会传染给孩子。孩子的警觉性是很高的,当你因为一些事情,情绪激动时,他就会注意到,并作为他对以后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就是说,你的言传身教影响了孩子。
《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中提到一个故事,作者身边一个朋友,有一种不常见的恐惧症:电话恐惧症,每当别人给她打电话时,这个平时好交际的朋友就会全身冒冷汗,紧张的说不出话。她很苦恼,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直到有年感恩节晚餐,作者去她家里聚餐,才发现问题的根源在哪。那天,有人打电话找朋友的爸爸,结果平时口才很好的爸爸,居然拿起电话来口齿不清,汗流不止。
作者这才明白,朋友之所以有那样的问题,是因为儿时她曾看到爸爸对电话极度焦虑的反应,并潜移默化地学了过来。
所以说,如果你总是说以下这些话,那么你其实是在向孩子传播自己悲观的解释风格:
“我总是很忙(永久的、普遍的)”
“烦事一件接着一件,总是没完没了(永久的、普遍的)”
“我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永久的、普遍的、内因性)”
当我们在说这些话时,我们的孩子正在仔细聆听,他们就像海绵,不仅学习到了我们解释中的特定内容,还学到了我们的解释风格,并将我们的风格变成了他自己的。
除了基因和父母的悲观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导致孩子悲观的因素:父母不恰当的批评方式。
当孩子做错事,比如考试没考好时,很多父母喜欢批评孩子:“你怎么这么笨,总是考不好”,但其实这种否认孩子能力的话是导致孩子悲观的根源。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习得性无助”,指的是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形成了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你总是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失败,那么就有可能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行,放弃对这件事的努力。实际上,你不见得真的不行,只不过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
这种心态的后果是,让你形成一种悲观的解释风格,总是用消极的思维分析眼前的困难。
而批评孩子脑子笨,意味着告诉孩子他能力差,这是永久性的,无法改变,会让孩子产生无助感,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没用,使孩子产生悲观情绪,干脆放弃努力。
所以,我们如果要批评孩子,不能否认他们的能力,而要针对具体的行为进行批评,比如批评他们不专心、粗心、吵闹等等。因为这些行为都是暂时的,可以改变的。
悲观的解释风格通常是在童年时期发展出来的,会影响孩子一生,甚至可能为抑郁症埋下种子。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孩子的基因,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身的悲观,改变批评孩子的方式,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变得更乐观。
三、父母在培养孩子乐观性格时,最常犯的错误是:把自信直接加在孩子身上
乐乐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但他已经具有悲观的解释风格了。
有一天,他跟9岁的姐姐玩积木,他羡慕姐姐搭了一艘漂亮的火箭,自己却无法完成,因此焦躁不安。他爸爸看见了,就过来安慰他,夸他搭得好,是最优秀的火箭制造家。但是乐乐还是认为姐姐什么都比他强,他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爸爸不愿意看见儿子难过,就亲自上阵,帮他搭了个漂亮的火箭。
其实很多父母都会这样做,觉得多夸奖、鼓励孩子,告诉孩子他很棒,就能让孩子获得自信,能积极地看待问题,但其实,这种把自信直接加在孩子身上的做法是错误的,会起到反作用。
首先,乐乐爸爸安慰乐乐的话不是真的,歪曲了事实,会造成孩子盲目相信自己、过于自负的性格,反而成为培养孩子乐观的阻碍。当他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可能更不能接受失败,觉得自己不是应该很棒吗,怎么会失败呢,从而更容易放弃。
然后,为了让孩子高兴,爸爸给做了一个孩子无法做到的东西。这个时候,爸爸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其实是:当遇到困难时,你得放弃,寻求别人的帮助。这反而教会了孩子无助,让孩子觉得自己掌控不了情况,无法解决困难。而“习得性无助”会使孩子形成悲观的解释风格,离乐观越来越远。
四、做好这三点,孩子的乐观性格轻松养成
1、父母要改变自己的解释风格
孩子的解释风格受家长解释风格的影响,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乐观的榜样。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不妨将挫折解释为一件暂时的、局部的、由外部原因导致的事情。
比如我们可以把悲观的解释风格这样变成乐观风格:
“我总是很忙(永久的、普遍的)”——“我最近工作上很忙”(暂时的、局部的)
“烦事一件接着一件,总是没完没了(永久的、普遍的)”——“最近工作上有些烦心事”(暂时的、局部的)
“我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永久的、普遍的、内因性)”——“我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因为公司。。。。。”(暂时的、局部的、外因性)
这样,我们给了孩子良好的示范,孩子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像我们一样看待自己经历的挫折。
2、正确鼓励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但鼓励不是过度保护,不断夸奖,营造一种让孩子感觉满意的环境,而是帮助孩子客观分析失败的原因,与孩子一起面对,因为孩子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孩子只有经历了失败、沮丧、不断尝试、挑战直到成功,才能获得掌控感,建立起真正的乐观和自信。
比如之前的案例中,乐乐爸爸可以这样做:首先向乐乐解释失败的原因,因为姐姐比他大,他到姐姐那个年龄一样搭得好,姐姐在乐乐这个年龄还没有乐乐搭得好,然后教他如何主动地解决问题,可以慢慢的示范给他看。
另一位名叫果果的7岁女孩,当她遇到困难时,她妈妈就做得很好。
果果是一个胖女孩,手脚不太灵活。她妈妈为她报名参加芭蕾舞课,她也非常喜欢。但是,由于她比其他参加课程的女孩胖,因此在第一堂课上,经常摔倒,而其他女孩都跳得不错,她因此伤心的哭泣。
妈妈是这样安慰她的:“你今天不顺利,我也很难过。有时候,妈妈也会觉得失望,比如上班时,所做的事情没有想象中好。你知道我怎么办的吗?我尽量练习。我们不妨请老师也教我跳舞,我们回家后一起练习,肯定会跳得越来越好。果果在妈妈的鼓励下决定认真练习。
所以,我们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应该是,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在挑战中自己赢得自信,而不是养成盲目自信或者逃避的习惯。
3、用“ABC合理情绪法”修正孩子已经存在的悲观解释风格
A代表事情,B代表自己的想法,C代表感受或行为。
第一步:让孩子回忆自己经历的挫折,按照ABC的步骤写下来。比如:
A:数学考试只得了60分(事情)
B:我很笨,我总是学不好(想法)
C:我心情沮丧,有挫败感,要不放弃数学吧(感受或行为)
第二步:让孩子找尽量多的反驳证据,反驳B,比如:
“我数学学得很努力,每次的课后作业都认真完成,上一次的小测验我考得不错,所以我不笨,有时候也能学得好”
在孩子想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找出尽量多的证据,比如这次没考好还有那些外部原因等等。当孩子全部写下来后,再引导他对比前后两次想法有什么不同,然后和孩子制定一起努力,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孩子就能越来越看到事情好的一面,遇到困难能够通过理性的分析,去解决问题,这样孩子就能逐步建立起自信,变得积极乐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