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下线顺风车无助于滴滴提升安全保障,但开放市场竞争可以

下线顺风车无助于滴滴提升安全保障,但开放市场竞争可以

作者: 沧海一束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15:22 被阅读0次

            这是个令人心痛的周末。

           8月24日,浙江温州乐清小赵在乘坐滴滴顺风车时遇害,年仅20岁。

           距离上一次类似受害人乘坐滴滴遇害的悲剧,到现在仅仅只过去了三个月。而这一次事件的发生,则彻底激怒了民众,滴滴出行又一次陷入了口诛笔伐之中。

           继8月25日推出道歉声明之后,滴滴昨天再次发布声明:从今日起下线顺风车业务,并免去两位高管的职务。相比前天纯公关性质的声明,滴滴昨天的表态看起来更有实质行动一些。

      下线业务对于互联网企业影响甚大,通常来说企业不会主动为之。主动下线全国的顺风车业务,滴滴此举有些出人意料之外,那么它打着什么样的算盘呢?

      下线顺风车无助问题解决,滴滴打的是什么算盘?

      此次安全事件,有媒体总结出了滴滴的七宗罪:对预警视而不见、客服反应迟钝、缺乏警方联动机制、默认公开用户信息埋下隐患、平台审核存漏洞、紧急删除微博回避问题、一家独大缺乏动力。下线顺风车看似果敢有担当,但只是暂时性的举措,没有提出任何有实质意义的整改措施,并非有效的解决方案。既然如此似乎没必要推出这个方案,但滴滴另有算盘:

      1、快刀斩乱麻给公众一个交代,为事态降温

      事件爆发后迅速成为焦点话题,网友对滴滴屡次出现乘客安全事件,却没有实现整改一事非常不满意。这一次事件的舆论影响,要比三个月前的空姐事件还要大,滴滴品牌形象出现了极其严峻的信任危机。如果没有明确的实质性的处理意见出台,事态将继续升温发展,滴滴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甚至难以渡过这场危机。滴滴必须有所行动,给公众一个交代,因此昨天滴滴断然宣布下线出事的顺风车业务,免去两位高管的职务。这样给外界的感觉,它已经在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展开了实质性行动,意在讨好各界以降低事态继续升温。

      2、断臂求生,牺牲小利益保住主营业务

      和之前的只是批评指责相比,这次事件各界强烈关闭滴滴的极端观点频频出现在网上。关闭滴滴观点得到相当多人的支持,愤怒的网友纷纷在各大资讯平台APP留言表示希望滴滴倒闭,相关留言的点赞数高得惊人。尽管后面我会讨论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也足以让滴滴感受到空前舆论的压力。

      近年来滴滴在外卖、汽车后等方向进行了业务扩张,但其主营业务还集中在网约车上。而网约车业务又分为传统快车和顺风车两部分,这次出事的是顺风车。暂时放弃顺风车业务保住主营业务,这招断臂求生差不多算是目前滴滴的最优解决方案了。主动下线顺风车业务虽然损失很大,但毕竟只占了滴滴出行业务8%,而且顺风车几乎没有同行对手,其中部分业务还会回流到传统快车业务上来,比起外界呼吁的关停滴滴来说影响要小得多。

      3、以退为进,暗暗向各界施加压力

      这个意图相对比较隐性,但不代表滴滴没有类似的想法。暂时下线顺风车业务,会让一部分用户感知到平台下线之后带来的不便,进一步认识到如果关停滴滴将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更大的不便。滴滴试图通过切身利益的变化暗暗向各界进行施压,以改变一部分人关停滴滴的激进观点,转向加强行业监管这样更符合滴滴利益的温和诉求。

      但必须指出的是,滴滴下线顺风车业务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此次安全事件中,有媒体总结出了滴滴的七宗罪:对预警视而不见、客服反应迟钝、缺乏警方联动机制、默认公开用户信息埋下隐患、平台审核存漏洞、紧急删除微博回避问题、一家独大缺乏动力。下线顺风车看似果敢有担当,但只是暂时性的举措,没有提出任何有实质意义的整改措施,并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

      用脚投票让滴滴倒闭,抱歉目前这是不可能的

      在微博、微信群和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另一种呼吁卸载抵制滴滴的声音也非常强大。他们认为,既然滴滴回应毫无诚意,整改也没有进展,那么大家不妨用脚投票坚决抵制滴滴,让它业务下跌最后不得不倒闭。

      这种想法很好,但遗憾的是没有实现的可能,因为滴滴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用户没有用脚投票的选择。

      大多数滴滴用户,都是普通的白领工薪一族。抵制滴滴一两天或三五天,他们或许可以做到。但让他们长年累月地抵制下去不现实,毕竟大家都要正常上下班和生活,而网约车已经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滴滴则几乎成为网约车的同名词。

      举例说,相当部分滴滴订单是加班后回家的出行需求,那时公交地铁往往都不方便,而短期内出租车和其他网约车供给弹性极小,无法满足用脚投票后的庞大市场需求。同时,目前其他中小玩家纷纷走上职业专车的差异化之路,价格也比滴滴贵了不少。

      也就是说,用户不打滴滴之外的选择很少,抵制滴滴意味着用户要付出极大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这显然非常不现实。事实上,三个月前的郑州空姐事件,也有人提出过要抵制滴滴,事实证明丰满的理想难敌骨感的现实。既然只能短暂抵制几天,那么对滴滴的业务影响就非常有限,难动根基。

      想让滴滴倒闭另有办法,消费者用脚投票其实还不如监管部门一纸命令来得更快。只要监管或司法部门出面,责令各地政府撤销滴滴的网约车经营许可证,一下就能让滴滴关停业务。但这么做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社会成本极高,其概率同样非常小。

      滴滴现在为全国上亿用户提供每天的出行服务,同时还创造了数千万个就业机会。由于网约车行业集中程度过高,滴滴一家独大,没有体量相当的竞争对手来吸纳消化下岗司机。强制让滴滴倒闭,大量的网约车司机集中失业,会给当地带来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在目前整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单单从社会稳定和经济就业的角度出发,监管部门不可能采取这种痛快一时却痛苦一世的草率做法。退一步说,倘若真的关停滴滴,在真正面临着就业压力和出行难问题时,今后不出意外地会有大量的反思文章和言论出现。

      拆分滴滴难度太大,不如开放市场‍引入竞争

      滴滴屡次出现安全事件,有人解释激情犯罪难以避免。固然这是事实,完全杜绝激情犯罪是不可能的,但平台可以通过完善机制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近来曝光的各类安全事件,人们非常不满意的是滴滴没有真正重视用户安全问题,更遑论将用户安全放在首位,且一直未能从完善平台安全管理机制来解决问题。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源还是滴滴的市场垄断地位。众所周知,垄断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提高包括安全在内的服务质量,因为它知道无需改进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

      于是,有人提出了分拆滴滴以破除市场垄断的想法,依据是国家反垄断法的第四十八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实施集中的,由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分拆企业在中国也有过先例,比如早年中国电信就因为垄断地位,而这么被分拆为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

      不过,真正要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中国电信的分拆是通过行政命令实现的,因为它是国企;而滴滴是民营的股份制企业,单纯的行政命令在程序上似乎并不妥当。分拆滴滴最合适的办法,可能是通过反垄断委员会或商务部介入,由它们起诉到法院再判决其分拆。

      国内反垄断执法机构一说过于笼统,实际上反垄断委员会、商务部、市场监督总局、发改委都具备其中一部分相关职能,但似乎又都不够权威,处于九龙治水谁都管但谁都管不了的状态,很容易陷入相互推诿的困境。早在当年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时,就有人质疑将形成市场垄断,2016年商务部也表示过要调查云云,然而两年过去一直没有下文。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想要推动这个方案走下去目前看起来难度非常大。

      因此,与其分拆滴滴来破除垄断,不如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更加现实一些。

      在自由竞争的状态下,国内互联网行业往往会形成七二一、六三一、五四一的市场格局,比如电商、外卖、移动支付都是如此,像滴滴在网约车市场独占九成份额非常罕见。滴滴之所以形成市场垄断地位,有资本推动的因素,也有各地政府的行政管制因素。

      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网约车准入制度,而时间点碰巧是在滴滴合并优步中国之后。各地政府的初衷显然是想规范网约车市场管理,但这不妨碍滴滴成为了事实上的最大受益者。因为一家新的进入者想要和滴滴竞争,就必须全国各城市一个一个地申请准入许可证。且不说申请审核过程如何艰难,即便能申请成功也要付出旷日费时的时间成本,这是一般投资者所耽误不起的。非常明显的一个例子,美团进入打车市场时,曾经一度倍受用户和司机期待,但却因为迟迟申请不下来各地牌照,而无法与滴滴同场竞争。

      因此,只有开放市场准入,才能让市场恢复自由竞争的状态。在外来竞争的刺激下,滴滴和未来的市场领导者为了讨好消费者,才有可能不断地做出改变,提升包括安全在内的服务质量和对手竞争。

      开放市场、加强监管,双管齐下可治好网约车

      其实,滴滴的平台监管责任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加强对网约车企业的行业监管才是社会成本最小的解决方式。尽管滴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平台主体监管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无解,都可以从制度和管理上来进行解决。

      在美国,同为网约车的优步就要安全得多,乘客在APP上发出安全报案后,警方最快可以5分钟赶到现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我想,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滴滴平台实现优步的解决方案并没有太多的困难。只要滴滴有足够的决心和适当的投入,与交通、公安等部门配合就完全可以。前者滴滴内部可控,后者问题也不大,这次部门联合介入已经表明了态度,而滴滴在GR方面能力也是不差的。

      我不赞成一刀切的关停处理意见,但完全同意必须追究平台的失责,并予以严惩。比如这次案件发生在浙江乐清,当地监管部门就有权力责令滴滴暂停全部出行业务(而不仅仅限于顺风车业务)一段时间,要求达到整改合格后才能重新上线。否则依靠滴滴的自我整改,很难见到成效,下线顺风车业务也只是一时的权宜罢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地方政府减少准入限制,开放市场竞争。说实话,我不太明白为何网约车许可证也要逐级审批核发,网约车市场早就过烧钱抢份额的野蛮生长阶段,地方许可证除了体现当地行政干预市场之外,其意义何在?为什么不能统一在交通部申请全国性的网约车牌照?

      只有把用脚投票的基本权利还给消费者,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巨大作用,引导企业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如果滴滴继续顽固不化,那么用户用脚投票淘汰它就好了,市场上又不只有你王屠户一家在卖猪肉,你牛什么牛?

    原文链接:https://www.kg.com/article/48363452108282675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下线顺风车无助于滴滴提升安全保障,但开放市场竞争可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ft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