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符合学生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的青春期,前期教育,将对孩子一生的健康生活起到深远的影响。于是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沟通感情,消除误会。写信这种交流方式是能够避免冲突,使双方平静下来,理智交流的最好方式。
2.写回信。趁热打铁,在下节课我就让孩子们给父母写回信。
3.改变教育方式并坚持。
4.家校联系紧密。这个时期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及时、主动去了解孩子的情况,关注孩子的生活,一起努力把教育效果固化下来。
通过这样的干预,我对青春期学生教育有了以下的思考:
1.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这样教育才能有效果。
2.家校合作,事半功倍。教育是双方合力的结果。教师要和家长有良好的沟通,共同面对、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歪枝斜叉”,一起坚持不懈,固化教育成果。
3.采用科学方法对症下药。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不要全部归因为学生的错。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用科学方法解释孩子的行为。孩子的问题没有小事,也要认真细心去了解,并科学有效地去处理,不能盲目说教。
4.要与时俱进,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更应如此。
同行观点:
教师可以做一些功课,提前把一些青春期的相关书籍放在班里,让孩子们进行阅读,等到青春期来临时他们就会试着自己调节;也要提前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们对青春期即将来临的孩子们的一些反应,在思想上有一些准备,最好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及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这样当青春期真的来临时,我们就会从容很多,而不会手忙脚乱了。
专业引领:
为了及时应对孩子们出现的青春期反应,班主任也可以与心理教师联合,借助班会、课间活动等时机,开展一些团体辅导、心理游戏等活动,使孩子学习一些调节心里情绪、与他人沟通、换位思考等技巧。作为教师,不仅仅是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做及时的“消防员”,还要学会做预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对学生的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动态。
收获: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出现的问题,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不主观推测,不盲目应对,可以借助班会,课间活动等时机,开展一些团体辅导、心理游戏等活动,使孩子学习一些调节心理情绪,与他人沟通、换位思考等技巧,让他们快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