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者故事07:职场中年人的下半场人生,怎么走?

读者故事07:职场中年人的下半场人生,怎么走?

作者: 艾菲的理想 | 来源:发表于2021-10-17 20:49 被阅读0次

大学毕业后的十五年里,我一直在传统行业的外企工作。

我们公司的品牌和技术曾一度优势明显,所以个人原本是可以顺理成章的跟随公司平台快速发展。

然而近几年,我却明显感到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加。

公司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组织精简,一方面,降本增效的项目纷至沓来;另一方面,工作量呈上升态势。

可是随着工作量的上升,工作回报却不尽如人意......

不仅我有这样的感受,在跟一些同样在传统行业外企工作的同学和朋友交流中,我发现大家都面临着非常类似的窘境。

如果用当下流行的话说,就是我们所在的公司,乃至我们所处的这些传统行业,都已经陷入了“内卷”。

这仿佛是一个经典的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但更糟的是,热锅似乎到处都是,而且水温也更高了!

如果说早几年前“VUCA(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这个词的热炒还主要是用来“贩卖焦虑”,那么过去这一两年间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各种跌宕起伏、“活久见”的冲击,则令我们每个人都对这个复杂模糊、快速多变的时代有了更切身的感触。

这样的未来已来,我们应当何去何从?

被动地“卷”下去或主动地”躺平”,显然都不是明智的或负责任的选择。

我非常认同一个观点:

个人和企业组织一样,最需要做的是从变中寻找不变,找到自身最核心的价值和使命,以它们作为战略支撑,明确方向坚持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创造独特的价值。

我想,这才是VUCA时代的生存之道。

当然,这个寻找焦点和形成战略的过程是因人而异的。

为了找到自己的人生战略,这些年来,我在很多方向都做过不少尝试,并且是在几个不同领域同时保持着尝试和努力。

这显然是一种迂回策略,在早期,它是有效的,但是它只适合于作为一段时期内的过渡策略,终归是难以持续的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精力是有限的。

有限的精力再经分散,就会导致每个方向的力量和深度都不够用,渐渐的,这种迂回策略,让我感到了筋疲力竭。

与此同时,在生命的另一端,死亡如同等在终点的巨大黑洞,看着我一点点的向它靠近。

“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是一句曾经广为流传的对中国男足的调侃,现在,它也能生动合理的用在我身上了。

剩余的生命越来越少,而选择或改变的机会成本却越来越高。

我陷入了毕业后的第二次人生迷茫期。

在大学毕业时,大多数人都会迷茫,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我也经历过。而现在,则是第二次迷茫期,是我进入人生下半场后的迷茫期。

我意识到,我需要的不再是自己去不同领域的尝试和探索,而是能够尽快彻底地明确自己的人生战略,在人生下半场活得更明白、更有价值。

于是,我开始寻找合适的书籍和课程。

基于对艾菲老师的长期关注和了解,她的市场部战略背景,她的文章深度,以及她丰富的教练实践经验,最终打动了我,让我决定报名她的天赋真我工作坊,也就是“人生定位课”。

对于精打细算、小气抠门的我来说,学费肯定算不上是便宜。

但毕竟人生战略是头等大事,战略对了,后面的路才知道要怎么走,才不会浪费更多的时间精力。

所以,只要能产生长期正面的影响,成本分摊到余生里,其实还是很划算的

课程的第一部分讲的是天赋优势。

十多年前,我就做过一次天赋测试,知道了自己的天赋是什么,但很可惜,当时我并没有重视,只是看了下结果,觉得“恩,有点道理”,然后把测试结果扔到一旁,再也没有理了。

然而,通过这次课程的学习,我才发现原来天赋可以对工作和生活带来这么大的帮助。

这次课程,我重新测试了自己的天赋,发现整体变化不大,说明自己的稳定性还不错,然而,我之前有一个很突出的“体谅”天赋,这次的排名却退后了,而且幅度很大。

起初我有些不解,为什么这个变化这么大呢?难道是测试的时候,哪一个题目回答的有问题,所以测得不准? 还是说,我真的在这一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后来通过课程的学习以及和老师的探讨,我才发现这个变化与我这些年来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紧密相关。

因为在紧张、高压的项目工作中,如果总是体谅、宽限他人,结果就是把自己累死、把锅背很多,而且还达不成目标,这就会让项目中的所有的人都白忙。

所以,我不得不时时压制自己体谅他人的冲动,并为对他人能提供的帮助设限,让每个人都负担起自己的责任。

正是这种长年累月的刻意压制,导致了我体谅天赋的排序变化。

由此可见,这套天赋优势的体系的确非常科学,稳定性、解释性和指导性都很强。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发现如果当初我能够善加管理和利用自己的“体谅”天赋, 把它转化成优势,扬长避短,其实一样可以给我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的收获,并且我还能过得更快乐。

但因为不知道这套方法,所以我当初选择了压制我的“体谅”,这样的结果就是不但没把它用好,反而因为压制带来了很多痛苦。

那时的我,就常有一种“想去体谅他人,但又身不由己”的感觉,内心总是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这种痛苦,就像是活生生的把原本属于我的东西,给强行剥离掉,很难受。

就像艾菲老师说的:“体会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受。”

而现在,我知道了我并不需要去强行改变自己的天赋,而是要学会善用它们,就像课程里讲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是要看你怎么去用它们。

通过反复研读课程讲义,认真做练习,体会老师的讲解点评,以及与其他学员广泛互动交流,我对天赋优势有了非常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已经初步掌握了实践中的运用方法,感受到了它的强大,很畅快。

顺便提一句,作为“学习”天赋排在首位的我,还把学到的内容提炼总结成了一套心法口诀,分享给了同期学员。这让我感觉到了乐趣,以及成就感。

课程第二部分讲的是“真我人生”,这部分内容涉及对内心世界和人生价值的探索。

对我而言,这是一个远比第一部分更抽象的话题。

而奇妙的是,它既宏大又非常聚焦,仿佛像艾菲老师的书《直击本质》一样,直击我的内心。

每位学员先通过一系列的灵魂拷问,如同剥洋葱一般,辛辣酸爽地由外向内把自己掰开,然后再反过来由内向外,对个人的愿景、天赋、价值观、深层热情以及与外部世界环境的结合等做了逐层递进的探索。

作为一名近视者,这一系列的步骤感觉就像是在用一组镜片,一层一层地加上来,逐步验光调焦的过程。

从最初什么都看不清楚,到模糊轮廓的逐渐浮现,再到主体看清后边缘还有些散光模糊,最后到整个世界变得清晰透亮,舒畅无比。

这感觉真是太爽了,以致于我上课一直忍不住的遗憾:“如果我在十五年前就上了这个课该多好啊!”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我在愿景这一环节遇到了困难,别的学员很快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愿景,但是我的人生愿景却总是难以浮现,于是我一度还自嘲说:“心就像是死了。”

自嘲后,通过回顾和反思,我发现是从小到大自己做的许多事,似乎要么是出于外界的期望,要么是跟随社会的潮流,要么是所肩负的责任,确实较少出于自己的内心。

长久以来如此,所以,自己早就把内心世界给忽略甚至遗弃了。

我想,这或许也就是我长久以来未能找到内心向往,继而未能聚焦战略的根本原因。

花了这么久的时间,一直都在原地踏步而已。

这也让我想起了几年前读的《月亮与六便士》这部小说。

当时,我认为主人公Stricland中年抛弃金领工作和家人,只身投入自己喜欢的画作,真是太疯狂了,太不可思议了。

而现在,我似乎对他产生了一些理解,他是觉醒了,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理想,他对内心追求的专注与倾注,和所激发出的那种旺盛的生命原力,都深深令人震撼。

毕竟人的内心世界不仅不应该忽略,反而应该是人生战略的核心和动力来源,简称起来就是,核动力!

不知不觉间,距离上完课竟然已经半年了。

有时候,我会很怀念这段学习之旅,特别是在班级群里的讨论。

每次下课后,很多同学都还意犹未尽,一直在班级群里讨论到深夜,不断刷屏的打卡总结展示着每个人自己的收获。

博涵老师几乎对每个人的发言逐条地做了回应,或引导或点评,非常负责,而且很有技巧和启发性。

对我而言,就算现在再在群里回看这些点评,都会觉得非常有趣,甚至可能是整个课程最有收获的部分之一。

回过头来看,自己报这门课有内在天赋的原因,那就是我的“战略”、“思考”和“搜集”天赋都是比较突出的。

我来学习这门课,正是要搜集专业、可靠的信息输入,来 “治疗”我的人生战略散光,把珍贵的“人生下半场”活得更明白、更有价值。

我想,我已经找到了答案: 我将作为一名终身学习者,不断精进自己,跟上我所在的专业领域知识和时代变化的脚步,践行知行合一:一面作为一名负责可靠的实干者(打工人)为家庭和组织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另一面作为一名知识生产者和分享者,帮助他人成长。

也许这看上去平淡无奇,并没有什么特别或者了不起,但对我而言却意义重大。

仿佛在经历过了前半生黑暗模糊中的艰辛摸索之后,我的天空中终于也升起了北极星,带来了光,照亮了人生下半场前行的路,先前的茫然纠结都消失不见,事情的意义和优先级也清晰起来。

这条前路还让我联想到另一位经典小说人物 - 福尔摩斯。

这位侦探大师很善于捕捉常人注意不到的细节,从中寻找线索,并直觉性地在一瞬间就推理出案件的脉络。 

同时,小说中也提到,福尔摩斯还把他的破案方法总结成文章发表到专业刊物上,与同行探讨。

他的这种对天赋、核心竞争力和职业的完美结合和修炼,加上对知识的总结和不吝分享,竟与我苦苦觅得的人生目标惊人一致。

虽然不是受其启发,但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于是, 我对人生下半场该怎么过的答案,就可以说是: 努力成为自己领域的“福尔摩斯”。

好的课程内容和体验值得反复回味,而且有的时候我们学习积累的材料,会不知不觉随着时间“酿”出更好的营养(这个”酿”的概念也来自博涵老师的金句,致敬博涵老师)。

除了前面提到的收获之外,我发现我这半年间对自我觉察的频度和质量也提升了。

这种觉察好像是从所处的环境中抽离出来获得了一个上帝视角,又仿佛是在自然而然的直觉行动上加了一个控制器,能够随时纠正调整方向,导向人生目标。

这种驾驶感非常美妙。

我不得不感叹,书非借不能读也。

如果我没有参加天赋真我工作坊这门课,仅凭自己平时的信息来源和学习节奏,恐怕是既没有这样的效率,也学不到这样的程度,而且更不会从这么多同学的案例和互动中获得多角度的理解和启发。

最后,这篇迟来的总结也算是回应一份承诺 - 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分享出来,供其他感兴趣和有需要的同学参考。

尤其是和我一样后知后觉,或多或少还有些迷茫不决的职场“中老年人”。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比赛,上半场的结局无论如何,有没有遗憾,都已经无法改变,都不能用橡皮擦擦掉。

但是,人生下半场现在还来得及调整好再出发。

人生苦短,时不我待。

希望每个人都能及早找到自己的人生航向,明确自己的人生战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共勉。

如果对项目管理和职业发展有兴趣或疑惑的,可以通过班班联系我,一起交流探讨。

相关文章

  • 读者故事07:职场中年人的下半场人生,怎么走?

    —1— 大学毕业后的十五年里,我一直在传统行业的外企工作。 我们公司的品牌和技术曾一度优势明显,所以个人原本是可以...

  • 2018-10-09

    30岁的职场危机,人生下半场的困局 当代职场有一条潜规则——年轻人不好惹,中年人更好欺。 职场上,不能大声责骂年轻...

  • 人生的下半场怎么走

    因为今年打算二战考研,一直在纠结是考什么专业,自从生了小糍粑,在如何教育小孩方面提起了兴趣,所以最近在看一些心...

  • 飞驰吧人生

    再看飞驰人生,是一个关于“年轻人了不起”和“中年人别放弃”的故事。很适合那些,年过30,开始遭遇职场年龄歧视的一线...

  • 职场不逃跑

    文章是一篇一个职场故事,每个职场故事都有它要告诉读者的特定职场技能,读完感觉是有点散乱,但并不妨碍每个故事自身存在...

  • 听一个大爷说退休

    大爷以前也是风生水起,退休就安安静静享受了,他说人生分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学、职场是上半场,退休后是下半场,两个半场...

  • 茉写年华

    陌上花开,缓缓归矣! 2008-2019,职场工作11年, 人到中年,感慨良多! 人生下半场,努力做自己! 201...

  • 《我的前半生》很火,剧中HR的人设很崩!

    最近的热播剧《我的前半生》很火啊,剧情卖点很多,小三上位、中年人生、重返职场、职场精英、爱上闺蜜男友等,无不激发围...

  • 不要放弃!

    最近半年,一直思考着自己人生的下半场该怎么走? 公司经营状况不好。每个月为房租工资发愁。快撑不下去了。 不知道该关...

  • 那些在职场中的普通中年人,该怎么办?

    最近看到一个25岁的年轻人,分享她跟一名快40岁的中年人在职场竞争的故事。 快40岁严格来说不算是“正规的”中年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者故事07:职场中年人的下半场人生,怎么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gw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