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图书编辑
《男权的神话》:一本被誉为两性关系“大宪章”的书

《男权的神话》:一本被誉为两性关系“大宪章”的书

作者: 世图好书 | 来源:发表于2015-10-20 09:33 被阅读91次

母权制是否会较为太平?

现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母系社会更好,因为这种制度下的男人和女人有更好的协作关系,而且这种社会更为太平。28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在这种社会制度中(比如塔希提)产生那种协作模式并非因为母系制或父系制,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威胁而且能够自给自足。

一些历史学家给这些社会打上母系制的标签,是因为其首要的神灵是女神,而不是男性神灵。但是当保护他人成为首要的需要时,男性神灵就会成为首要的神灵。(能够提供保护的神灵是男性,因为通过杀人达到保护的目的这是男性担任的角色)。令人心痛的一点是,给这些社会打上母系制的标签,使男性的牺牲被看成男性在实施统治,将维持太平和保持合作看成女性在尽责任,而不是把这些看成食物充沛、用水充足和防御良好的结果。

女性是否天性不及男性好战?

从历史上来看,有权势的女人使男人命丧黄泉,她们利用的基本理论和男人的相似,连频率和数量都相似。例如,“血腥玛丽”酒的名字取自玛丽·都铎(女王玛丽一世),她下令将约三百名宗教异端人士烧死在火刑柱上;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以后,曾惨无人道地对爱尔兰——那时被称之为“圣徒与学者之岛”——进行烧杀抢掠。有一位罗马国王死后,他的遗孀派出八万军队作战,结果全部阵亡。29如果说哥伦布是一位开拓者,我们也必须记住:是伊莎贝拉女王给他提供了赞助。

近几年来,所谓的铁娘子——英迪拉·甘地、果尔达·梅厄(Golda Meir,以色列开国元老,公认的世界第一铁娘子。——编注)、玛格丽特·撒切尔——将男人送上战场致其丧命的概率和普通的男性领导人并无差别。比如,撒切尔在马岛战争中一样在浪费男人的性命。

纵观历史,领导人不论是男是女,有一件事是从未改变的,那就是战争期间战死沙场的几乎全部是男性。即使领导人是女性,被牺牲的仍然是男人。男女之间的平等在于上层,而不在下层。

为什么男人创造了君权?

君权常常被看成是男人的权利欲和征服欲的典型象征。讽刺的是,我们都生活在男人创造的帝国之中,可我们却责怪男人创造了君权。但是为什么男人要创造君权呢?

帝国对于国家的作用好比个人的保单:一份安全保障。比如,欧洲国家发现自己容易受到攻击时,帝国就成了一个缓冲带——有效的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与此同时,如果他们的国家发生了饥荒,从皇帝手中获得食物要比从敌人那里夺取食物来得容易。

为什么人们要去侵略那些对他们不构成威胁的国家?想想为什么欧洲国家会去侵略美国的印第安土著,他们绝对不会对欧洲构成威胁。如果一个国家里某一个人群受到压迫,他们就会频频逃离国家去寻找新的领土、屠杀反抗不那么激烈的人们。杀人的是男人,被杀的也是男人,但是从中获益的不单是男人,也包括女人。

美国建国之前所经历的战争是另一个男人不如财产的重要例子。男人为财产而亡,而女人赖以生存的财产建立在她们丈夫的坟墓之上。

换句话说,大国之所以成了大国是因为男孩们的死亡。因为男人的死,帝国可以被视为男人处于从属地位造就的;因为他人的活,帝国也可以被视为男人为生存而做出的贡献。

改变男性暴力需要多长时间?

要暴力观念根深蒂固的男性改变观念需要多长时间?在人们眼中,维京人(将受害人从头到腹股沟劈开的人)和其他人一样残酷无情。但是在维京人征服英国后,英国女性发现举斧杀人的男人如此迷人;很快,礼堂里响起了他们婚礼的钟声。不到两代人的时间,他们不再烧杀抢掠,而是结婚生子;不再摧毁外族人的田地,而是在自己的田里耕种。不到两代人的时间,维京人放下了上战场的斧头、扛起了田埂上的犁头。

就近来说,日本人花了不到两代人,甚至更少的时间把手中的剑变成了口袋里的股票。男人仍然是执行者,但暴力已不再是执行的手段。为什么呢?两种文化都对生存的必要条件有了新的认识,而男人则应时代而变。男人身上没有变的不是暴力倾向,而是保护他人的意愿。在可以通过杀敌达到保护的目的时,他们就去杀敌;到华尔街“赚大钱”可以达到保护的目的,那么他们就去华尔街。激励男人的潜在因素既不是斧也不是犁,而是是一种适应,目的是得到爱、得到认可。

女性是自然文明的平衡?

人们常说,对于天性好战的男人而言,女人是一种文明上的平衡。男人为女人解决了杀人的问题,所以可以说是男人使得女人文明。当生存成为首要问题时,男人为了保护女性的天性而举起屠刀,男人就是这样被“养成”的。30这是男人对文明的平衡做出的贡献。后来,钱成了生存的必要条件,赚钱养家就成了男人的天职。不论是在战争中杀人还是到华尔街“赚大钱”,都是男人保护女人天性的方式。

女人说,她想要善解人意的男人,但是爱上了足球队员、外科医生或者摇滚明星,男人得到的信息是这样的:他的重心最不平衡时——他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时,成为一个英雄时,他会得到最多的爱。如果她们爱上了敏感的护士、无私的艺术家或者善解人意的出租车司机,那么她们真的为了男人的文明化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此时那么她们爱的人正是她们口中说会爱的人。

在那些“赚大钱”是男人最大闪光点的社会中,这样的悲剧会发生在男人身上:男人为了赚取爱而远离爱

书名 男权的神话

原书名The Myth of Male Power

作者[美] 沃伦·法雷尔

译者  孙金红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关键词:男权 女权 性骚扰 性别政治

相关文章

  • 《男权的神话》:一本被誉为两性关系“大宪章”的书

    母权制是否会较为太平? 现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母系社会更好,因为这种制度下的男人和女人有更好的协作关系,而且这种社会...

  • 中国宪政启蒙与英国大宪章

    中国宪政启蒙与英国大宪章 英国大宪章为美国宪法楷模,日本宪法弃大宪章、师从普鲁士宪法。那么,大宪章对清末宪政启蒙和...

  • 自由大宪章

    《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封建专制时期宪法性文件之一,也称《大宪章》,是1215年6月15日英国贵族胁迫约翰王在兰...

  • 自由大宪章

    《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封建专制时期宪法性文件之一,也称《大宪章》,是1215年6月15日英国贵族胁迫约翰王在兰...

  • 大宪章诞生的过程

    上一节我们讨论的大宪章产生背景,这一节我们将继续讨论大宪章的具体内容,它的诞生过程与意义。我们知道征服英国后,威廉...

  • 《男权的神话》及其背后的女人们

    当我提起女权时,你想到的最多的词语是什么?是被压迫、敢于反抗、追求平等,还是言辞激烈、自我孤立、反...

  • 想起那部《大宪章》

    1215年,距今已经有八百多年,英国封建贵族们不满约翰王的穷兵黩武、任性征兵征税,齐聚英国王庭,要求约翰王签下了那...

  • 《人月神话》---经典

    《人月神话》是软件工程方面的一本经典著作,作者布鲁克斯(Frederick P. Brooks)被誉为“IBM S...

  • 《完美关系的秘密》66

    《完美关系的秘密》听书笔记: 这是一本从女性角度来解读两性关系的书,介绍了一段健康的两性关系有那些秘密。 一,男人...

  • 062.两性关系的秘密

    读了一本非常厚的解读两性关系的书,《完美关系的秘密》,鉴于作者的语言十分的直白,我觉得叫《两性关系的秘密》更贴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男权的神话》:一本被誉为两性关系“大宪章”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gz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