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也称“灰色中年”,一般高发在35~50岁,在40~65岁之间的男性身上,还被称为“男人四十综合征”。
中年危机始于40岁左右。在100年前,40岁的人已经可以自称“老夫”和“老妇”了,而现在还是中年。因此中年危机是平均寿命延长的危机。
中年危机标准定义:个体在35~59岁,即进入中年之后,产生的生理及行为上的不适应和心理上的不平衡。男性在此阶段感受到老化的威胁,女性则在45岁以后进入更年期,生殖能力结束……;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受到挑战,家庭中子女开始成家立业,部分工作为青年人接替,这种地位的变化,破坏了他们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内心矛盾重重,产生焦虑、紧张、自卑等情绪。到中年晚期危机最严重,此时他们已离开工作岗位,退休在家,由紧张忙碌突然变得无事可做,活动范围减小,社会地位下降,使他们感到若有所失、内心空虚。若长期不能解决这种危机,就会使个体心理发展失调,出现病态的行为方式。
中年危机是健康危机。衰老是可怕的健康恶化。
60岁或者65岁退休,退休后还有10-15年的老年时光;受到高等教育后才走向社会的人大约要22-24岁才被迫承担一个成年人独立谋生的责任;虽然性成熟年龄还是在十几岁,但是生育年龄逐渐延长到30岁以后。独立谋生和生育子女是真正的成年礼。1980s年代之后, 人类不再匮乏,却后延了“谋生与生育成年礼”的时间。过晚的成年和过早的退休,是中年危机的一个成因。
中年危机更重要的成因是35岁以后健康恶化,而且恶化的速度出人意料。
破解中年危机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投资自我,扭转健康颓势。
这个“投资”不是虚妄的赘述,就是给自己花钱,否则陷入中年危机的深渊,可能再也爬不出来。想想大多数人都能活到七八十岁,自己在三四十岁就掉进中年的危机的大坑里度过余生,是不是非常毛骨悚然?
有了生物医学,有了经济学基本原理,中年危机是技术问题,因此破解起来可以从容不迫:
“再不做点什么就来不及了”
回忆过去的辉煌,慨叹自己错失的机会,着急抓住岁月的尾巴。
中年危机蔓延之下,普遍焦虑,举止失措。这是心理问题吗?其实是生理问题。
承认这是生理的原因,比固执地认为是心理原因要简单得多,破解手段有效得多。生理原因的问题很容易转化成技术问题,心理问题就没有那么容易做技术性转化。
投资自我是破解中年危机可靠的技术方案。用技术对抗衰老,用技术保持年轻,用技术与时间和生物程序作弊,用技术扭转颓势,用技术逆转生物节奏。这是生物医学可以给出的解决方案。
1 . 中年危机是错误的危机;
2 . 其根源在于忽视了中年的生物性,而把注意力放到了心理、社交、情感、社会、经济;
3 . 生物性的中年危机是技术问题;
4 . 这些技术问题大多可解;
5 . 生物医学提供了这些技术问题的绝大部分解决方案。
我已有再不干点什么就老了的危机,分析分析缓解一点,虽然阻挡不了衰老的步伐,但多一点付出与投资自我,可以让生活过得更有意义与品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