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四时雅趣——听蝉

四时雅趣——听蝉

作者: 慢客苏江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21:08 被阅读0次

   

四时雅趣——听蝉

    清张潮曰:“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方不虚此生耳。”作为一种四时雅趣,听蝉历来深受文人墨客喜爱。

    然人有所别,断续蝉声中,心境也各有不同。像周邦彦就比较淡定,“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乱蝉虽多,但不影响心情,一边听蝉,一边赏荷、观鱼,轻摇羽扇,舒适惬意,所以他写道“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怡然自得,深得听蝉雅趣。

    周邦彦窝在家里,自然是比较惬意,但对于奔波在深山老林里的王籍来说则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蝉声传到耳中后反而觉得这树林更加清雅幽寂。作为一个游子,忽然间就“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可惜他还不够洒脱,否则史上将多一个王籍听蝉而弃官归去的典故。所以游子林中听蝉,半分雅静,半分惆怅。

    有人惬意,有人惆怅,但这些都和骆宾王无关,对于狱中的他来说,蝉声并不简单,“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听见蝉声他就想了很多,家事国事天下事,可“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和蝉一样,没人相信他的清白。自傲、不甘还有一丝怨气,这些情绪夹杂其间,最终只化为一声声蝉鸣,消失在天地间。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的情绪,他以后才要去造武则天的反,把一个《讨武曌檄》写的荡气回肠,连武则天看了都说:“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

    听蝉本是个雅事,但落到诗人笔下,却大多苦闷,像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元稹的“红叶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三分自怜,七分悲苦。

    倒是政客们比较大气,比如朱熹,虽然人品不怎样,可一句“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尽显从容雅致。与之相若的还有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更是胸怀坦荡,风采无双,咏蝉第一,当之无愧。

    总之,夏蝉易雅,秋蝉易悲,四时之趣,悲喜由心。

相关文章

  • 四时雅趣——听蝉

    清张潮曰:“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方不虚此生耳。”作为一种四时雅趣,听蝉历来深受文人墨...

  • [四时诗宴]

    春花秋月,夏蝉冬雪。 这个没有什么意思, 大多入了些什么诗或什么词。 我关注的是与你漫步四时, 我们赏花赏月,听蝉...

  • 听蝉

    暑热渐浓夏日长, 蝉鸣声声怨骄阳。 白发老叟倚南窗, 手执折扇送清凉。

  • 听蝉

    烈日下,几许柔和的微风正轻轻安抚灼热的大地。 几声脆亮的鸟叫,撒落在树荫里。 枝叶有感于风的柔情而轻姿漫舞。 于是...

  • 听蝉

    我失眠了。破解所有的慌慌张张 我情愿做一个天真的孩子 像云朵,不理尘世的喧嚣 像树叶,埋进大树的幸福 提一盏灯,寻...

  • 听蝉

    听蝉 秋初夏末蝉, 斟鸣怀旧树。 豆蔻梭中流, ...

  • 听蝉

    窗外刚刚下小雨了,蝉声一片。她忽地转头望向窗外,用耳朵品尝着那一声声大自然的美食。雨滴声更小了,蝉声也越来越小了,...

  • 听蝉

    歌落山头日,迎来江月影。 长亭芳草处,流响动离情。

  • 听蝉

    湖边徒步蛙自鸣,窗前桂枝蝉无声 夏日空调难入眠,旧时芭蕉轻来风 满街霓虹醉宿处,长空北斗觅新痕 他乡落根新房贵,故...

  • 听蝉

    电风扇不紧不慢的转出热的风, 我就这么盘腿塌肩坐在床边, 热的空气正炸出我身体的水分, 为人工降雨做准备。 潮湿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时雅趣——听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hz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