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董明珠为什么选择自己为格力代言?
在这个问题下面一位网友Zeezer的答案亮瞎了眼:
董明珠这个形象并不仅仅是为了推广格力这个品牌,更是将先前收购的不知名冰箱品牌“晶宏”以及万年老大难小家电品牌“大松(tosot)”,通过统一的代言形象与格力这个优势品牌进行了捆绑,逐渐地大家就会明白晶宏和大松就是格力旗下的牌子,而这,正是格力一直试图向大家普及的事情。
在我看来,董明珠选择自己代言,建立在跟广告媒体打交道的多年经验之上。网友们的反应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董小姐大放阙词,迟早会出大洋相;另一派认为董小姐敢作敢当,牛!
其实,公众一提起董小姐,尤其是许多中小型企业很视她为事业偶像。这样一来,提起格力,自然会想起董明珠。
那董明珠为何不能给自家做广告呢?现在做了,又有人问,为何董明珠给自己家做广告?!
如果品牌借用了名人效应,这些知名人士能否鼓舞人们也去追求自己的使命?
德国两位品牌战略大师沃尔夫冈·谢弗(Wolfgang Schaefer)、J.P库尔文合著了一本新书《品牌思维——世界一线品牌的七大不败奥秘》,就集中讲述了多个品牌的传奇地位,品牌信誉的多种营销方式,深刻反映出物质文化与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并发展品牌的优秀框架。
在这本书里,作者揭示了顶级品牌的七条营销原理,分别是:
1.最高使命,即第一要务——成为独一无二
2.渴望与归属感——挑战是双向的
3.非销售行为——诱惑至上
4.从神话到意义,探求深度的最佳方式
5.重中之重,产品才是品牌的核心
6.因梦而生,泡沫永远不会破裂
7.成长永无止境,终极平衡法则
作者写出的原理比较抽象,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接下来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就容易理解了。
一、苹果公司
2014年苹果公司接连雇佣了两位顶级时尚师担任高层职位,一位是巴黎时尚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保罗.丹尼弗,另一位是曾为博柏利效力的安吉拉.阿伦茨。
雇佣时尚大师是维持品牌的最好方式之一。因为这样可以保持品牌本心,一如既往地创新,不断发展和诠释新鲜事物,转化和增加新的品牌故事。
要创造顶级品牌,需要将感性和理性结合。时尚就是品牌的再生手段,也能为苹果公司注入新的活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香奈儿、路易威登、古驰,它们有着强大的控制力,有着清晰的商业目标和方向。
[if !supportLists]二、[endif]依云矿泉水
依云品牌的宣传,广告语live young ,即“人要活得年轻”。它的市场定位是白领阶层,有钱,在乎品牌价值和水的功能性。所以即使价格贵,也有很多人买账,价格是为了迎合这部分人的需求。
这已经不单纯在营销矿泉水本身了,而是通过广告本身讲述了一种更高级的东西——让青春永驻。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让消费者忘记了依云最初的商业目标。
回到文初提到的董小姐话题,今天得顶级品牌更注重明星身份。要散发自己的魅力,而不是羞于见人。要有明星般的力量——能表达自己,又能传达自己的理念;能保持自己的魅力,又能保持自己的高价。
同时,大多数顶级品牌趋于全方位表现自己,有自己的使命也有自己的形象。或符合环保标准,或符合美学要求,或两者兼备。
正如爱马仕艺术总监皮埃尔.亚历克西斯.迪马所说:“人人都能在某一时刻找到永恒,我希望我们的客户在这样的时刻中感到纯粹的光明。在这些梦幻的时刻里,我们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
因为在爱马仕员工看来,自己做的是艺术家的工作,而不是手工设计。他们为一件银饰品进行最后的抛光打磨,像是“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为一件美好的事物赋予了生命”一样。
时间的长河会淹没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会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会让本来我们觉得熟悉的事物变得越来越陌生。能在时光中留存,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品质,它的设计,以及它所带给我们的身份感,而是它本身所代表的一种追求,一种精神价值,是创始人以及继承者身上所具有的品质。我认为这也是顶级品牌的灵魂所在,是品牌最初的文化内涵,成就奢侈品中的奢侈品的最根本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