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滴水洞记

​滴水洞记

作者: 梁山懒 | 来源:发表于2014-04-06 20:02 被阅读0次

滴水洞记

梁山懒

春始,再至滴水洞。

九时,沿健步山道登。言登者,实行也。因所谓山道者,已柏油覆之,可行车马。车之络绎不绝,轰鸣盈耳,烟尘滚滚,为好游者所恶。

顷之,至四方古寨,多及此而不能登临,引以为憾。又前行,山路蜿蜒,车稍减,而人稍加。山中之气为之一新。向着口罩者已不复矣。辽东苦寒,虽已三月,除道旁几枝瘦桃贫杏,令人忆赵所曰“春寒杏花瘦”外,别无春意。几簇新绿,数片黄蝶,差可点缀。

初少寒,以日出,愈行愈暖,至马铃薯研究所已汗流浃背,然身无一处不畅。遂至滴水洞,因非初至,无可记。

小憩而反,复至四方古寨。心痒欲登,妻疲甚,不愿往,遂独行。

滴水洞一途,均非高处,所见皆迩。而四方古寨为至,目之所及,非向之狭小。木有参天者,有等人者,因寒,皆苍色。由小径,复前行。路旁衰草离披,满目枯黄,顿增萧索。前之小峰屹立,山有短碑。向之小径已无,山石陡峭,仅一处可登。手攀足登,其狭处,须侧身而行。或曰:自古华山一条路。

及至其顶,眼界又阔,观其下道路交错,车马熙熙,人流如蚁。而远方高楼,鳞次栉比,于日光下,更见清朗。虽春寒,草木未发,然向之萧索之意顿消。目之所及,似奄有四方。不知四方古寨得名为何,然胸怀为之一阔。

山下柏油道上,游者甚众,然此已极少。忽忆王荆公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公历四月六日 梁山懒记

相关文章

  • ​滴水洞记

    滴水洞记 梁山懒 春始,再至滴水洞。 九时,沿健步山道登。言登者,实行也。因所谓山道者,已柏油覆之,可行车马。车之...

  • 韶山之行(3)

    人间滴水洞,天上广寒宫。 绮丽的自然风光为滴水洞披上了迷人的秀色,伟人的几代情缘为滴水洞增添了神奇的魅力。 过了检...

  • 滴水洞路崖上的石刻(分行体)

    《滴水洞路崖上的石刻》 文/培善 看到滴水洞三个字 我好激动 摆pose 想不朽 到此一游 好有了意义 看到路崖上...

  • 韶山行记

    二、滴水洞的毛泽东照片 在滴水洞一号宾馆的陈列室里,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前移,我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到过的照片,大多是...

  • 潺潺滴水逾千年(原创)

    在辽宁本溪青云山风景区南侧的山脚下,有一处天然石洞,它就是被当地人视为仙境一般的滴水洞。 滴水洞也叫“滴水寺”,传...

  • 保山南红:滴水洞佛珠

    保山南红受到更多消费者喜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油润度和玉质感,颜色均匀,而保山中最好的矿口就是滴水洞的料,滴水洞的...

  • 对联(再对)

    观音山上观山水(郭海洲) 滴水洞中滴洞泉(雲岭古松)

  • 冬游滴水洞

    玉寒经霜节犹在,孤野留客意自闲。心中无尘人胜仙,浮华虚幻笑不言。

  • 《看滴水洞风光片》

    民脂化生滴水洞,碧潭乌龙蕴其中。 莫说帝皇已往矣,峡谷时起霸王风。

  • 远行慢游6️⃣|滴水洞

    图文/谷妤 此刻的秋天,清晨已是几许凉意,身穿短袖的我猛感空气中的一丝寒冷。漫步于铜官窑古镇的湖边上,发现了一池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滴水洞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kl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