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例会前都在抗拒,每一次例会后都会兴奋无比。
昨天晚上和子槟子婧一起回来,和子婧聊了好久。被夸可爱了~前一阵子还在想着如何放弃的事情,现在已经开始心怀感激。
我似乎已经能想到最后一场例会时的轻松与不舍,也许有很多很多话想说。也会很满足很欣慰。
我始终觉得,能干成一件事的,是人。一群人能不能凝聚成一股力量,是要看人与人之间的联接。所以我才想方设法拉大家内建,促进互动,和每个人认识,就是想让他们觉得,就算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也觉得温暖,也舍不得离开。
我还是做不成严厉的人,被人觉得可爱,倒也该欣然接受,昨晚子婧载我回去,又和她谈人生。我似乎擅长做老师,反正老是喜欢和小辈传授经验,不过似乎现在也越来越喜欢和学姐学长们交流学习。
越来越明白,有时不需强迫自己,也不需让所有人都满意,当我老是想着用别人眼里的自己来要求我时,我就被紧紧束缚住了。没想到,这学期伊始,就学会了拒绝,学会了阳奉阴违,学会了看到消息不马上回复,学会了给自己喘气的机会,也为我的情绪崩溃留了个退路。
每天赶地铁上下班实习,有时会感动于这种忙碌却安慰的生活,在框架里感到舒适和安全。晚上下班时,比任何时候都开心,想到疲倦的躯体有一个温暖的怀抱等着,赶地铁的脚步也变得飞快。这种时候,就明白了家人的意义,仿佛也能想象到毕业工作后,有他在家等我回家的样子。这种想法,让我有些甜蜜和期待,默默地珍藏着这种庸常里的幸福感。
尽管我知道,这种舒适有时很脆弱,甚至像一层糖衣脆皮,但我却在这种空隙里大口喘着气。其实我知道的,这种自适自足,有一部分来自于获得一等奖学金带来的自我肯定,我老是会回想起它,从而更勇敢地放手去做一些事情,更多展示真实的自己。即使我一直在说,想摆脱外在评价带来的桎梏,注重真实的自我。可是没错,我就是会因为外在荣誉而由内而外地自信昂扬起来。
细细反思,我会惊恐于这种错位。比如我可以同样以申请到实习而自信,以家教赚到钱而自信,而我最终还是会因为奖学金而向家人炫耀。所以我还是被家人的价值观深深影响。再比如过去这一学年,是我大学四年最混沌的一年,被情绪所支配,随感情而沉浮,一直在随遇而安,一直在得过且过。就个人努力程度和痛苦程度来说,大一和大二都比去年更有资格获得奖励,但没有。
我在沉浸在这份殊荣带来的喜悦时,更在思考,是不是自私而功利、专注而佛系的方式才是这是世界的成功法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