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在心理学范畴内指的是那些主动选择的,不理性的,长期的拖延行为。即人们明知道可能会因此带来负面影响,却依然选择拖延的行动。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拖延症”。
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有高达39.7%的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学习拖延,有69%的大学生受到学习拖延的消极影响,包括情绪不佳,学业不良,生活不适等;78.5%的大学生具有改变学习拖延的强烈愿望,并且愿意参加这方面的辅导与矫正。大部分人都意识到继续拖延会对自己未来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在主观上愿意改变这一不良习惯。
很多人会认为拖延是因为懒惰,自控力差,时间管理能力缺乏,或者是有些人纯粹不把自己的时间当回事。尽管“拖延症”并不是一种临床意义上的心理疾病,没有被纳入精神疾病诊断体系,但是其背后有着更深层,更复杂的心理因素。在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拖延的五种表现:
1.回避
人们在拖延时会选择回避和任务有关的场所或场景。比如,中午时分明明应该在办公室继续追赶任务“死线”,却会在死线将近时选择去餐厅吃饭,而不是在办公室吃便当。这种刻意的回避“唤起场景”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欺骗——看不到的问题就不存在。这种防御式行为,在极短时间内可以快速降低“因为想着还有任务没完成”而带来的紧张感。
2.否认和轻视
在时间管理理论中,可以把事情的分成四种类型:
a.重要而紧急;
b.重要而不紧急;
c.紧急而不重要;
d.不重要也不紧急。
正确而高效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立刻处理“重要”+“紧急”的事情,而对于拖延的人,却会去处理其他三种类型的事情,从而否认那些真正重要的而紧急的事情。
比如要坐下来阅读计划好的书目时,发现桌子有点乱,于是决定整理下桌子(紧急而不重要),然后又上淘宝买点收纳工具(不紧急也不重要),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于是对与真正重要的“阅读计划书目”就被否认掉了。
3.嘲笑他人
有的人在自己任务未完成时,会嘲笑那些事实上有着更好的时间管理概念和执行力的人,这种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的行为,用以证明自己是因为有能力拖延,所以就选择了拖延。事实上也是自我欺骗。
4.和比自己更拖的人比较
有的人会选择一种向下比较的方式带来自我安慰,让他们觉得自己还行,拖延不算严重。
5.分散注意力
还有的人并不会直接否认任务的重要性,但会在任务来临前,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务上。比如要开始学习课程了,却又抱起吉他弹了最近刚学的曲子。
因为未完成任务的感觉让人觉得一事无成,从而给人带来紧张和焦虑感。把注意力分配到其他事情上,其实是一种“精神补偿”行为,在不能真正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时,通过完成一些别的事情让自己感到“有产出”,从而降低紧张和焦虑。
拖延背后的四个心理因素:
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往往导致人们难以平衡多角色中的多线程任务,因此更容易拖延,但其实“拖延”背后有着更深层和复杂的心理因素。
1.“因心情不好而拖延,因拖延而心情更不好”的死循环
越容易受到心情影响的人,就越有可能拖延。对于情绪低落,紧张焦虑的人,光是改善情绪就已经花费了他们很多的注意力,更不要谈完成任务了。
拖延本身会给人带来一些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而没能按时完成任务,往往会让人觉得有挫败感,自我批评带来的种种负面情绪,又加剧了拖延行为,最后导致恶性循环。
在一些见见久违的亲人或朋友的事情上,大家常常会感到放松和愉快,但就是这样的事,也会拖延。因为人际交往是要耗费精力的,人们觉得自己情绪不好,精力缺乏时,对这样会让自己开心的事也会一拖再拖。
2.害怕任务完成的后果
有的拖延者害怕失败,往往是害怕承认自己的缺点而拖延,他们的借口是:我还要准备得更充分些再开始。
而有的人是害怕成功。他们害怕早早完成了任务,会被安排更多的任务,或者是以后会被认为是可以承担更多的任务的人。他们用拖延的办法,规避掉更多责任和期待。
3.期望管理的手段
满意度=事情的结果 — 期望
有的拖延者是通过可以的期望管理,选择了“不可能好好完成任务的姿态”,人为得降低自己的预期,以此来提高对结果的满意度。
通过“拖延”这样的方式,是以“自我设障”来降低期望,让自己在明显不充分的时间内完成一个任务。这样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他们也能大大方方得将此归结为,因为我的时间不够,准备不足。
听起来很不理智的思路,但对他们而言,也好过全力以赴后依然没有满意的结果。
4.对未来缺乏现实感
人们能很好的体验当下的感受,却不能提前感受到未来的自己。这样就容易抛开远虑,而体验当下的快感。人们对未来的时间感知也是不客观的,所以对于截止日期还有多久并不能真切感知,总是在“死线”来临时,才惊觉原来没有多少时间了。
而对于未来缺乏现实感,也让人总是误以为“还有时间”,“还有下次”,“还有机会”的原因,包括对于家人和朋友的相聚陪伴。认清这些拖延背后的小心思,才能有助于调整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把握光阴而不再一无所成。积极得运行自我,成为自己真正期待的那个更好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