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4-20

2019-04-20

作者: 苏光帅 | 来源:发表于2019-08-24 08:34 被阅读0次

    材料一: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

    材料二:太宗自即位始,霜寒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

    材料2中从“即位之始"到“贞观三年"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关系?

    从内忧外患到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从唐太宗任用贤能,虚心纳谏得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唐朝的和谐交往和开明的民族政策,为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借鉴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为什么称自己是“先皇帝舅宿亲"?从书信内容看,充分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唐朝与吐蕃和同一家,因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亲,所以唐朝皇帝是尺带珠丹的舅家

    材料一材料二有无关系?请简要明

    有,材料一是材料二的前提。因为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才和同一家。

    新罗人崔致远十八岁中唐朝进士,用汉文写下了《桂苑笔耕》至今还是我们研究唐朝历史的宝贵资料。新罗文化对唐朝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唐太宗设置十部乐,其中一部就是高丽乐。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与新罗在哪方面的交往?

    朝鲜半岛的音乐对中国的影响,新罗模仿唐朝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并引入了中国医学、天文、历算、科技成就等。

    内容简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争频繁、列国分治的乱世,短短五十多年间,中原就更换了五个朝代,周边还先后出现了十多个大小的政权,华夏大地撕的四分五裂。

    综上所述,概括唐朝衰亡的原因

    藩镇割据的态势严重,中央无力控制藩镇,经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锐减

    材料一: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烈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根据材料一分析科举制的作用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能的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也激励了人的奋斗精神。

    材料一: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130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材料二:像唐太宗这样有才能的人,从西汉以来'只有这一人了吧,他任用有才能的人,手下的将相没有不是这样的人的,恭谨俭约节省费用,治理天下几乎到了至刑法而不用的地步。自从夏,商,周三个朝代以来,没有见过能够与他相匹敌的了,然而他传给儿子再到孙子,就遭受武氏之乱,子孙被杀,局势危急,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后世人从本源上追究落得这样结局的原因却找不到。以我来看,可惜的是他不明白是原则啊!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的观点进行评价

    观点:李世民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任用贤能虚心纳谏,重视生产为农民减负。

    材料二:天下迎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统治者为什么要“移换屯驻"

    为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材料: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曾论述道:“和议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共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议有他的作用……这种为和平而付出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文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评价历史问题应该科学而全面,我们经常会用“辨证”的方法思考问题。黄仁宇先生对此和议有什么评价?

    用钱物换取和平是值得的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

    材料二:初,太祖谓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戈不息,其故何也?"普曰:“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言,我已谕矣。”

    阅读材料二,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解除禁军的将领的兵权,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材料二:桧……言飞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材料三: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全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阅读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则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

    宋高宗与秦桧怕抗金军力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传岳飞回京,与金求和。

    对于宋金和议这一事件,你有何看法?

    在较长时间内,双方和平相处,客观上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并有利于人民间的和平交往,对宋来说是屈辱的,并加强了人民的负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4-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nd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