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衣谷
我们知道在香港的影视文化中,各种的时装剧和职业剧一直都是世界各地娱乐圈的标杆剧种。这也是折射出了高度发达香港百业蓬勃的社会面貌,当然除了影视文化,在文学的领域,也有很多大作家都是以他们为背景,而展开一系列的关于世代职业的发展的书写的。这种世代化的书写,自然有《百年孤独》的时代感,但就葛亮《飞发》世代小说而言,他更为写实,而非魔幻,是更为世代中细微的匠人故事,而非世代洪流的家族史。
花城出版社的《飞发》一共收录了葛亮的六部中短篇小说,分别是《飞发》《阿德与史蒂夫》《泥人尹》《老陶》《猫生》《英珠》。在《飞发》中,也正是《飞发》是带领我们看到一群人对自己行业的信仰与坚守,同时也在关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代际等问题,而获得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该故事大概讲述了该小说讲述在香港,翟玉成师傅的乐群理发店是走怀旧风的,而庄师傅的温莎理发店是走上海时髦风的,这两家理发店和它们主人都有着耐人寻味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两家人,,以及翟师傅一家人的故事,去呈现两代人、一个行当、一座城在大时代里的命运沉浮。
如写到主人公到飞发时候,就写到了翟师傅的是怀旧派的理发师,这就体现了在他店里可以听到怀旧的音乐,如写到“他走到了墙角,打开一只电唱机,又弯下腰,挑拣了会儿,才将一张黑胶唱片放进去。音乐响起来,瞬间就将这店里的空间充盈了。沙沙地响,圆号和塞克斯风的前奏,是久远前灌制唱片的信号。即使许久没听爵士,我还是认出来, 《Summertime》。比莉•哈乐黛的声音,永远略带苦难感。”这段文字浅白,画面感会在作者的长短句中得到活鲜呈现。尤其是最后一句“永远略带苦难感”这也预兆了翟师傅的故事的结局,乃至这个理发行业的结局。
作者有这一个非常敏感的作家之想象,这种想象就是体现在如:“这时唱片放完了,我只听到耳畔有极其细碎的声音。嚓嚓嚓,嚓嚓嚓,好像蚕食桑叶。”一种物理动态联想到了一种生物动态,完全活化了这种行业的生机性。
这篇小说的戏剧矛盾点在于,翟玉成本以为自己的儿子翟康然会子继父业,但翟康然自幼崇尚西式风尚,他的理发理念与父亲的老派是截然不同的。如书中有云:你看看,他永远不放过。别人都是错的,只有他自己那套老古板的套路,才是对的。这就体现儿子对父亲在理发理念上的不认可。当得知儿子拜入庄师傅门下时,翟玉成和翟康然要断绝父子关系。但故事的结尾以玉成的去世,而使得大家都大彻大悟,因为 “理发”与“飞发”之争不仅事关商业利益,也事关“匠人”的尊严,更寄托了作者对上海、香港文化精神的不同理解。毕竟在香港,不管是新旧派,或者中西派,这些派都是象征着行业的两支主脉,在时代的淘洗下殊途同归。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学者型的作家,葛亮肯定不会放过关于飞发的研究,如小说一开头就是写到了飞发小考,让读者理解南方飞发小考的小知识,继而也谈到了飞发的暗语,三色灯柱的研究,可谓是通过小说带我们进入理发行业的宇宙中。从过理发行业,去折射出了香港那带着情感温度的历史,是非常好地传递了中国香港市民那狮子山下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除了作者的《飞发》是格外受到好评外,在小说《阿德与史蒂夫》也谈到了在香港打黑工的阿德,阿德那些黑工都是带着一些胆怯和处世的机智静悄悄地生活、成长”。这就表明了香港那些弱势群体的真实生活和从业方式。尽管未来是薄弱的,但他们都是承载了一些希望。而在 《泥人尹》则是讲述了关于泥人师傅的故事。作者也是通过写实的手法,去说到了泥人尹是历经文革,生活磨难,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积极人生态度。
除了职业题材的书写,笔者也是会喜欢他的《猫生》,这是一篇有点非虚构文学的写作手法来写的,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去对自己的家猫——芒果的一生的经历作为展开的。
这种关于猫的文学作品, 历代都是作为文学大家的素材之选的,如老舍等。而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似乎更为悲悯和严肃,将猫的意现升级为探讨为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考量,这样的小说自然是够格局的。
作者通过一只名叫“猫生”的猫的视角, 讲述了主人公家的家猫芒果是重情义的,为了保护主人公,以命相搏去赶走了流浪猫狸猫。在个故事中猫咪芒果是非常有人性的,即使辈“我”欺凌扯耳朵,也不会离开“我”还为弄伤“我”的手,而会“试探地用嘴巴拱拱我,舔一舔我的手。”可见芒果的忠心耿耿,除了对人又人性,似乎这个通人性的猫也是很有亲情的,如“芒果对着小猫僵硬的尸体,守了整整一夜。”原来猫都是有守灵的说法的,那更何况人类的亲情呢?
另外故事的后部分,也写到了芒果的后代榔头哥哥如何偷偷偷东西给它自己的有残疾的汤圆弟弟吃得,因为这个偷东西的榔头哥哥引起了受害者邻居的投诉,各种也看出了猫与猫之间的亲猫间的温情,也折射出了描绘了现代发达的都市生活中人类与人类之间的疏离和孤独,这种疏离和孤独同时也体现最后一句“过了这个一年的暑假,我要跟爸妈上小学了。”自然,主人公就是要个一直带他长大的小姨子疏远了。作者通过写猫的故事,以芒果的重情义爱家人的情感,体现了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莫不过如此了。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有时候,作家去讲述一个关于猫一生的故事,其实也是在倾述说一个关于人世代的故事。
最后,《老陶》则是讲述一个爱上访的退役老兵终于不上访了,开了大排档,但后续又有了其他人生的故事,也是说明人生无常的情况。还有《英珠》写旅行中遇到藏女的故事,讲述了女性坚韧勇敢的故事。
葛亮是擅长写关于香港工匠们故事的作家,希望他继续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