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的原则就是要允许孩子们犯错。”
这是李仁高中时的校长定下的原则,也是此后李仁每次犯错必找的理由。
虽然李仁调皮捣蛋,但是也没影响其他学生,所以,学校对他一直很宽容。
对李仁来说旷课、打架、泡网吧,都是家常便饭,学校对他一直都是从宽处理,也就是思想教育,但是有一条原则,不能和同学打架,不能欺负同学。
所以李仁虽然乱来,但是他知道高压线在哪,从不越界。
因为,校长说过,要允许孩子们犯错,因为犯错意味着探索未知。
校长把学习比喻成上坡,他说,孩子们有时候会在坡上停留或者玩,这时他们都是在慢慢的往下滑,我们能做的只有相信他、等待他,因为逼他学习等于把他硬推下去,把他推下去那就真完了,让他自己摸索至少还有机会。
终于李仁被停学,在家反省,原因是在学校打架了。
那次,李仁和同学约好了中午一吃完饭就上网,恰好那天李仁没旷课,于是中午他和同学一起去食堂吃饭,李仁哪见过这么多人一起挤的情景,他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于是,他从边上走到最前面,挑了一个小个子男的一把拉了出来,然后自己挤进去了,这小个子还挺有血性,居然又把李仁拉出来了,还说,凭什么插我队。
李仁一看乐了,居然还有人敢不让我插队的。
小个子也没敢动,但是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李仁。
李仁推了他一把,接着又踹了一脚。然后得意的在那笑,仿佛在说,不是挺能的吗?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小个子人虽小但气势不能输,他一把扑到了李仁身上,毕竟是个子小,又是个老实学生,没什么打架经验。
李仁一翻身就把他摔地上了,然后按住他。
小个子骂了一句,李仁,仁义的仁,真是缺什么补什么,你的仁义让狗吃了。
这句话把旁观者逗得哄堂大笑。
这笑让李仁更来气了,对着脸就挥拳头,边打边骂,骂的话特别难听。
“班主任来了”。身后传来声音。
李仁立马就起来了,毕竟是班主任,李仁还是略有敬畏的。
班主任一进来就喊着李仁你是不是又惹事了,李仁没说话,班主任看到小个子身上全是灰,而且神情不对,就猜到肯定是打架了,拉着李仁就要去见校长。
他们来到校长办公室。
李仁经常来校长办公室,其他学生来了可能还有敬畏感,但是李仁没有,他该挠头挠头,该抠鼻子抠鼻子,仿佛是自己家。
班主任气呼呼的说,李仁,这学生没法管,只要是坏事就没有他不干的。
校长很淡定说,李仁,这人我记得,我们学校的原则是允许孩子们犯错,但是不允许犯规,所谓错也是在规则之内的。
班主任抢着说,他何止犯规,刚刚还和一个同学打架,听说是因为他非要插队,人家不让。
校长皱起眉头盯着李仁,沉思片刻后对李仁说,我早就跟你强调过,不能欺负同学,要和同学和睦相处,现在越来越大胆了,公然打架。
又想了想,说,这样吧,你暂时先不要上课了,在家反省,时间待定。
然后,让李仁走了,又和班主任说,半个月之后再让他来上课吧,若是屡教不改,我们再让他走人也来得及。
李仁不知道让停学多久,反正一听见停学就开心,可以每天玩了,但是前三天玩的很尽兴,之后就开始无聊,关键是也没人能和他天天玩啊,大家都有事,就他被迫在家,慢慢的他感觉自己被孤立了,好像被世界抛弃一样,没人理他了,尽管他不想学习,不想看书,但他还是想和人待在一起,这样才有存在感。
所以,他决定要收敛收敛。
半个月过去了。
最后这个礼拜天,班主任打来电话,让李仁明天来上课。
此时,李仁早已习惯了每天无聊的生活,虽然无聊,但他还是不想上课,但是总得上课啊。
人生无奈就无奈在这,因为这是社会惯性。
好像多少岁,就应该做多少岁的事一样,没法改,而且别人也劝你说,什么年纪做什么事。
李仁又来了学校,开始上课,每次李仁几天不上课,教室都会有些变化,不是有人转学就是其他,总之总有变化,
这次也不例外。
李仁看见斜对角有个很漂亮的女孩,看样子像是大户人家,让他有点不敢靠近,越是不敢靠近就越想靠近。
他从没见过这种气质的女孩,这种感觉和撩与被撩是完全不同的,和经常厮混无拘束的女同学感觉就更不同了,总之他说不清。
李仁每次都会以请教为由,过去和她说话,但是这女孩过于高冷,而且不住宿,下课后是和妈妈一起走的,妈妈就在附近上班,当然是妈妈刻意为之。
某天,女孩妈妈发现李仁在和自家闺女搭讪,如临大敌,讯速把女儿拉开,让她先走,然后和李仁说,你离我女儿远点,我女儿现在正是学习的年纪,要是被你打扰了,我饶不了你。
李仁感受到了极大的屈辱,黑着脸生硬的说,我只是请教几个问题。
女孩妈妈讽刺的说,几个问题?好几天都请教不完?
至此,李仁不再同那女孩说话,当然他也没有颓废,而是化悲愤为力量,正式开始学习。
李仁钻在浩如烟海的书堆里,俨然一个书蛀虫,要是不理解他的人,还真以为他是学霸呢。
所以,对于李仁来说很正常的事,而他的老师却不理解了,因为他这次考试居然及格了,而他的老师并没看见李仁背后下的功夫。
李仁只是说,没什么,就是突然对某个知识感兴趣了。
老师两眼放光,一个劲的说,这样好啊,我就说你就是贪玩,用点心准能学好。
后来,李仁就专注在学习上了,他这段时间大量的读书,让他明白了很多的道理,再加上他之前放浪不羁的生活方式,也让他对这些道理有着更深的感受,看似没怎么读书,反而通过生活中大量的经验预先强化了书本的知识。
为什么说,好好学习的不如天天玩的?
因为他们整天玩,反而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事都走了一遍,而书里写的也是这些事,他们回过来简单看看书,就有深刻体会,而那些只看书的人,缺少的是内心真正的感受,而感受是看书看不来的。
看书是理性,感受是感性,感性只能被激发,被激发就必须亲身经历。
而李仁之前玩够了,现在来看书,就好像是对自己之前无序的生活的反省。
所以,他反而比大多数平庸的学生学得好。
最后,他也如约考进了大学,毕竟是开始的太晚,所以只是个最普通的大学,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在他大学即将毕业之际,突然想起自己高中时的种种作为,若不是校长一次次的给他机会,他哪有今天,所以他感到很难为情,他想回去感谢校长。
再次见到校长,已是四年之后。
校长说,每个人心智成熟的时间不一样,有些人成熟的早,有些人成熟的晚,你当时人是高中生,但心智还是小学生,当年你们十八岁的时候我为你们全班举办成人礼,现在我再为你自己办一个专属你的成人礼。
说着就进办公室,拿出一顶符合李仁身份的学士帽,给他带上。很多学生没见过这场面,都围过来看他,仿佛他是当红明星。
就在校长给他带上学士帽的那一刻,他潸然泪下,那一幕,他终身难忘。
网友评论